央广网长春5月22日音讯(记者张学龙)近日正在北京进行的全国双拥圭臬标准城(县)命名大会上,命名了508个全国双拥圭臬标准城(县),延吉市再次上榜,荣获“全国双拥圭臬标准城”殊荣,这已经是延吉市一连第十次获此声誉。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王晓彤 摄)
延边是革命老区、边境区域和少数民族区域,“三区”合一的非凡性决定了延吉“双拥”事情的紧张性。多年以来,延吉一直高举“双拥”大旗,接力奋斗,高站位熟悉、高标准设计、高质量落实,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点、边境特点、民族特点的延吉“双拥”发展新路径。
精准服务:急难愁盼化为幸福清单
正在延吉,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传统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事情,让武士从内到外感受到温暖。
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传统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央广网发 王晓彤 摄)
李浩冉今年3月服役,近来正忙着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无人机操作妙技培训。“服役后,我到市服役武士事件局报到时,事情人员向我介绍了这个培训班,正好无人机是新兴科技家当,我很感兴味,也能拓宽就业渠道,立刻报了名。”李浩冉表示,刚服役时,也有过迷茫,可得知政府供应了免费培训、考证支持、就业对接的“一站式服务”后,果断捉住政策时机,用新妙技续写武士承当。
服役武士张铭雷也有一样的感受,作为一名老兵,正在待安置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为上岗做足筹备。“经过市服役武士事件局的积极对接,我正在奇迹单位成功任职,不论是岗前的暖心保障还是阳光安置的平正机制,都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武士的真切关怀。”张铭雷说。
比年来,延吉立异安置方式,推行服役武士“三项一站事情法”,完成464名服役武士社保接续、组织关系转移、落户、预备役登记等服务办结;开展“安置前政策宣讲会”32场次,组织760名服役武士、军属开展适应性培训和职业妙技培训;实现13名军转干部100%安置行政岗位、104名服役士官100%安置奇迹和央企岗位(12名已任中层岗位,成为单位骨干),部队、地方、武士三方都满意。
军地联袂:双拥事情双方齐心
延吉是全省县级市中的驻军大市,经过军地联防、联建、联管,赓续拓展“双拥”内容,密切军地关系,开辟了共建、共享、双赢的生动局面。
每逢两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市级领导带队慰问驻延各部队官兵、优抚对象、困难服役武士、边海防官兵家庭,累计慰问资金614.8万元;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延吉空港消防站;市住建局投入60万元,为驻延部队安装营房区路灯、新建营区围墙;市农业农村局投入20万元,冲洗驻延某部队营区周边河流,并清运淤泥,修筑河流防护坝;延边供电公司为驻延部队营区改造电网设施。
驻延部队积极反哺地方(央广网发 王晓彤 摄)
驻延部队积极反哺地方。比年来,驻延各部队积极派驻优秀军官240名,为全市中小学军训学生9400余人次;累计派出1200余人次,积极参与全市平安延吉、全国文明城市建立、绿美延吉等事情;驻延某部队投入100余万元,帮扶朝阳川镇柳新村开展肉牛养殖、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等家当;与小营镇五凤村建立精准援建关系,军地筹集资金1300余万元打造“优美乡村”,迈向振兴目标……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军地联袂齐心铸就的真实记录,见证着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深厚情意与强大协力。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