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3 14:26:34
  • 阅读(6976)
  • 评论(51)
  •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3日讯(记者 武静静)5月13日当天,王莉就陆续收到了几位客户的消息,短短几小时内,4笔发往美国的新订单被急迫提上日程。

    “13日当天的订单额差不多相称于平时半个月的。”深圳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难掩兴奋。这家年收入约1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在履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不确定性焦虑后,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几乎在统一时间,上海威迩达遮阳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也收到了客户督促发货的消息。

    一位美国老客户在关税消息公布后不到4小时内,便敏捷下了一个整柜订单,金额近10万美元,另一位客户也紧随其后表示将在一周内下单,首批预期订单总额约达40万美元。丁林锋在阿里国际站上主营的是房车遮阳篷,美国贩卖额占比50%。

    “甚至连价格都没谈,这类下单速度和节奏,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丁林锋感慨。过去客户总要反复沟通价格、规格,现在则节奏完全变了,客户甚至还自动要求多备一批货,甚至志愿承担悉数关税本钱。

    展开盈余 84 %

    “现在公司已经进入‘战时状况’,几乎是全员上阵。”丁林锋说。

    在温州,德赛鞋业有限公司同样迎来了“突如其来”的忙碌。工场里一度被积压的半成品开始重新上线加工。“在关税涨到一百多的时候,美国市场的订单几乎全停了,现在客户催得比我们还急。”德赛集团总经理张文杰说。这家年出口规模达600万双的鞋类企业,如今正加班加点赶工,此前暂停的产线重新忙碌起来。

    从家居到到鞋履,不同行业的外贸企业几乎在统一时间重新启动马达,全力抢时间、赶订单。

    背后是一纸刚刚发布的政策消息——5月13日,中美发表团结声明,为持续一个多月的贸易摩擦带来了起色。声明指出,双方均保留10%的加征关税,其余大部分加纳税项将取消或暂停。这也成为外贸人争分夺秒地冲刺的旌旗灯号,一箱箱满载货物的集装箱搭乘着货轮,正快马加鞭驶向太平洋彼岸。

    抢出货、抢时间、抢订单,外贸企业抢抓90天窗口期

    “这周要发八个柜子,八十多万美金——抵得上平时一个月!”王莉的声音里透着轻盈。

    在此之前,麦祺佳家居正履历着亘古未有的压力。麦祺佳家居有不少美国客户是亚马逊卖家,之前许多客户固然下了订单并完成了生产,却因为对关税问题的担忧而迟迟不发货,导致工场仓库里积压了大量成品。王莉坦言,这不仅严峻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更让仓库的存储容量达到了极限。

    近期关税调整的消息一出,客户的观望态度连忙 转变。

    “客户自己也没货了,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就来催我们发货。”王莉说,她的手机这几天几乎没停过。

    很多外贸人把这90天当作关键的窗口期,都在抢时间。王莉的许多客户赶着圣诞节和“黑五”等贩卖旺季备货,提前预测未来90天的需求量,一口吻把订单集中下单。

    “过去几个月积压的订单,现在进展一到两周内悉数出完。”王莉已经分配了加班排柜的计划,“这是压力也是机会。”

    和麦祺佳家居一样,位于温州的德赛鞋业的生产线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在关税飙升到一百多的时候,美国市场的订单几乎全停了!”德赛集团总经理张文杰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期间,语气中仍带着无法。其时,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征超过100%,让德赛这样主营出口的企业措手不及。“美国市场的订单几乎全停了。”张文杰告诉蓝鲸新闻。工场仓库里堆满了暂停发货的货物,半成品也停止了加工。

    此前,关税本钱平常由美国客户承担。客户们并不是毫无准备,早在去年,德赛的美国品牌客户就已经储备了大量货物,以应对潜伏的贸易风险。然而,即便有所准备,这次关税的涨幅仍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高昂的税率让买卖“没办法做了”,直接导致其时美国市场的订单“全停”。

    关税调整的消息一出,德赛的许多客户,尤其是那些之前已经完成生产的鞋子订单,连忙 要求发货。他们普遍认为,在当前的关税程度下,价格“在一定的担当范围以内”,愿意担当发货。

    “发货能够开始安排了。”客户的消息一个接一个涌进张文杰的手机里。

    张文杰谈到,客户们急于提货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本身“库存紧缺”,急需补货;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活动添加,物流,尤其海运也变得非常繁忙。客户们忧郁海运本钱进一步上涨,因此进展尽快将货物运出。

    “不再把鸡蛋放在统一个篮子里”,外贸人新的全球化思索

    尽管眼下的订单有所恢复,但张文杰对德赛鞋业的未来仍保持着清醒的认知。

    张文杰算过一笔账,如果关税保持在目前程度,美国市场的订单量大概会“对半折损”。

    德赛鞋业是一家国际性的外贸企业,为十余个世界品牌代工,年出口鞋子600万双,美国市场业务曾占公司整体的30%多。依照此前美国市场年收入3亿多较量争论,这类折损大概会影响整体贩卖额约1.6亿至1.8亿群众币。

    眼下,德赛鞋业作为一个拥有几十年外贸履历的企业,面临这类挑战,正在主动调整,不再将鸡蛋放在统一个篮子里。他们看到,过去的贸易重点市场是美国,但现在是“全球化的款式”。

    这也几乎成了当下很多外贸人的共识,如果产业首要依靠美国市场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很多公司在此前就开始布局分漫衍局,索求欧洲、东亚、中东等多个外洋市场。

    “我们要让市场结构更康健。”上海威迩达遮阳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提到,他们正围绕不同市场研发差异化产品,方针是在保持美国销量基础稳定的同时,通过扩大其他地区份额,降低对美依赖。

    德赛鞋业也在快速举措。一方面,他们正加速外洋多元化布局,通过Lazada、Shopee、TikTok Shop、Temu等电商平台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另一方面,欧洲和俄罗斯市场的开辟也初见效果。

    张文杰表示,在国内,德赛也同步发力,促进代工、电商直销和线下店三线并举的本地化计谋。目前,内销业务占比已靠近公司整体营收的30%,且仍在稳步增长。

    电商方面,公司已笼盖几乎全部主流平台:抖音、淘宝、京东、天猫、唯品会、得物、小红书、快手、视频号等,并主动打造自有私域渠道。张文杰甚至亲自挂帅建立了德赛直播团队,在抖音电商直播带货,“抖音现在是我们流量和营收最好的平台,年销量能够达到上百万双。”张文杰泄漏,“小红书在男鞋类目里排名靠前,固然体量还不大,但潜力很足。”

    张文杰坦言,中国鞋企要在激烈的国际合作中突围,最终照样得靠产品硬实力。

    中国制造做全球买卖,照样靠产品

    在这亘古未有的变化中,张文杰的感悟是,要做全球的买卖,只能靠产品说话。

    “在出口美国的鞋子上,中国比西北亚的关税高25%到30%,但这不料味着我们已经没有优势。”他说。事实上,尽管西北亚在关税方面具备优势,但其人工效率低、租金本钱高(偶然甚至是中国的两到三倍)、人力紧缺、基础办法不美满,以及供应链配套不成熟等问题,都是不可轻忽的隐性本钱。

    为此,德赛鞋业正在对产品结构进行深度调整,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门槛的产品倾斜。“像那些带有手工擦色、特殊皮料处理、复杂缝制工艺的鞋款,目前西北亚很多地方还做不出来。”张文杰说,这类产品将继续留在中国生产。

    而一些基础款、标准化、跑量型产品,好比小白鞋等,公司则会考虑逐步转向税负更低的外洋工场进行生产。

    德赛鞋业的转型升级背后也代表了中国制造正走向一个更清晰的合作:从此前易复制、制造门槛低的产品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这不仅是对当下关税政策的应对之策,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重新定位的必由之路。

    “未来,我们一定要靠品牌力、质量力和办事力,做出更高质量的中国产品。”丁林锋总结道,“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议价权。”

    “中国的本钱优势依然不可替代,”他说,“尤其是从厂房租金、人效、营商环境,从中国入口零部件的税收政策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后,美国客户逐渐发现,他们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替’。很多看似便宜的替代方案,综合本钱实在更高。”

    而在张文杰看来,这场全球化博弈的焦点依旧简单:“说究竟,最后照样要靠产品。”

    在不确定的各种要素下,像德赛鞋业、威迩达这样的企业正在一步一个脚迹地走出自己的路,中国制造的未来,也将在这场锤炼中,走向更加深远的大概。

    发布于:北京市
    1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