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10:21:58
  • 阅读(3318)
  • 评论(40)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撑刊行科技立异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多家企业、金融机构等疾速响应,推动全国首批科技立异债券亮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5月7日科技立异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刊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展开注册,注册刊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刊行人笼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透露表现,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刊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立异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到场。

    支撑三类主体聚焦“硬科技”

    《公告》落地后,沪深北交易所同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撑刊行科技立异债券服务新质临盆力的关照》,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立异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关照》,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细则。

    科技立异债券刊行主体增量扩容是亮点之一。《公告》从丰富科技立异债券产品体系、完善科技立异债券配套支撑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明确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大主体可刊行科技立异债券。

    过去一段时候,受种种因素影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等股权投资机构在募资、投资、退出等方面存在一些难题。此次以债券市场为切入点,支撑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等刊行5+3、5+5等长期限债券,这些债券可达10年甚至更长。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构成股权投资“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培育壮大耐烦资本。同时,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债券市场等多渠道募集资金,也减少了对政府性资金的过度依赖,进一步提升了投资效率。

    睁开盈余 69 %

    此次新增支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科技立异债券刊行主体,同时新增支撑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对此,东方金诚研讨进展部总监冯琳透露表现,这将拓宽金融机构的资金泉源,加强金融机构支撑科技型企业全性命周期、各范例融资的能力。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债市等多渠道募集资金,有助于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目前科创债刊行主体中,科技型企业以高等级央国企和头部民企为主,债市“科技板”动身后,预计将鼓励更多成熟期、成长期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刊行科技立异债券进行融资。

    各方到场热忱高涨

    5月1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科大讯飞、京东方等24家科技型企业已累计刊行科技立异债券167亿元,包括9家民营企业,3家"大众企业以及多家地方国企及央企,笼盖了集成电路、通信装备、新材料等多个前沿新兴范畴,辐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13个省份。截至目前,已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10余家银行发布相关债券的承销进展。

    中信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由该行主承销的全国首批科技立异债券达15单,其中,该行发挥主导推行动用的牵头承销项目9单,引导债市资金精准滴灌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现代化等战略枢纽范畴。

    “债市‘科技板’动身有助于构建‘债贷股’联动的融资体系。”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孙静媛透露表现,对于金融机构,支撑刊行科技立异债券募集专项资金,定向用于科技贷款、股权投资等多种途径,有利于破解传统信贷与科创需求的结构性错配成绩;对于科技型企业,可依托科技立异债券资金支撑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等,构成“技术名誉”驱动的融资新形式;对于符合要求的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可以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化解初期科技项目募资难成绩,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机制立异激发活气

    债市“科技板”充分思量到投融两端的需求,并通过机制立异激发市场活气。在提升科技立异债券刊行效率和融资可得性的同时,引导扩大投资者范围,提高科技立异债券交易活跃度。

    科技型企业临盆经营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债券刊行人希望从债券市场得到长周期、低成本、偿付灵活的资金,以更好匹配科技立异范畴投融资需求。记者了解到,思量到刊行人的诉求,债市“科技板”进行轨制设计时,对刊行环节做了有针对性的支配。如允许刊行人灵活选择刊行方式,立异设置含权结构、刊行缴款、还本付息等条款;简化信息披露规则,允许刊行人与投资人约定豁免披露事项;打破传统以资产规模为重心的评级思路,建立适合科技立异范畴的评级方法等。

    “从融资期限来看,此前刊行的科创债和科创票据中,期限在5年及以下的占比达90%,融资期限全体较短。”冯琳透露表现,支撑刊行人灵活选择融资期限,重点鼓励长期限债券刊行,可使科技立异债券募集资金更好匹配科技型企业投资周期以及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回报周期。

    同时,为提高市场投资主动性,债市“科技板”鼓励金融机构、资管机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资金主动到场投资,鼓励创设与科技立异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引导扩大投资者范围。

    在科技立异债券市场建设中,完善增信机制同样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相较于一般工商企业,科创企业在成长性与不确定性上的双重特征,使其名誉风险更具挑战性。《公告》鼓励金融机构和专业名誉增进、担保机构展开名誉保护工具、名誉风险缓释凭证、名誉违约互换合约、担保等营业。同时,人民银行将创设科技立异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份违约损失风险。冯琳认为,这在提升科技立异债券投资者认可度、提高发债乐成率的同时,有助于保证债券市场“科技板”持续稳定运转。(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发布于:北京市
    5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