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8 17:55:08
  • 阅读(11313)
  • 评论(40)
  • 如何在周期低位守住基础盘、借助政策窗口推进营业进级,能够说是当前经济环境下贸易银行的共同命题。

    浙商银行(601916.SH/2016.HK)近期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行实现营收171.05亿元,本钱净收入119.81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整体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这意味着,在行业整体功绩承压的背景下,浙商银行仍实现本钱净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的“双升”,没有但稳住了经营基础盘,更凸显出其穿越周期的增长韧性,其背后的经营之道值得深切理会研讨。

    经营基础面持续夯实,资产负债布局稳中向优

    在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挑战的大环境下,浙商银行围绕内控提质、资产负债布局优化和资产质量管控多点发力,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没有断夯实运营稳健性,为中长期高质量进展持续积蓄动能,展现出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战略定力与清晰规划。

    首先从资产端来看,报告期内,浙商银行资产总额超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其中发放存款和垫款总额达1.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主要得益于公司年内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彰显了公司办事实体的战略定力。

    睁开剩余 82 %

    其中在信贷布局方面,浙商银行通过主动压降高收益但波动性较大的互联网平台存款规模,转而加大对风险较低、限期更波动的按揭存款配置力度。这一举措在确保资产端收益弹性的同时,无效管控了风险敞口,实现了稳收益、控风险的良好平衡。

    其次,从负债端来看,公司坚持规模增长与成本管控协同。报告期内,浙商银行负债总额达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其中,吸收存款总额达到2.01万亿元,同比增长4.37%。公司资产端与负债端保持了同步、均衡的进展态势,资产负债布局持续优化,协同效应没有断增强,为营业长期高质量增长奠定了坚固的经营底盘。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的经营正稳步推进由“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持续强化资金来源真个成本管控。数据显示,该行存款付息率已连续四年下降,无效对冲了息差收窄带来的盈利压力,“降本增效”效果正渐渐展现,盈利韧性进一步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在资产质量方面,浙商银行坚持“谨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和“小额、聚集”的授信策略,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经管体系。最新数据显示,公司没有良存款率已连续三年稳步下降,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1.38%,存量风险加快出清,资产质量持续优化,风险抵御本领渐渐增强。

    整体来看,浙商银行在经营基础面方面持续夯实,资产负债布局稳中向优,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无效执行,在应对行业挑战中展现出稳健经营态势和良好进展潜力。

    深耕“五篇大文章”,厚植实体之基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情势复杂多变,转型进展面临重重挑战。金融行业作为经济进展的紧张支撑,承担着办事实体经济、推进经济高质量进展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金融办事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成为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浙商银行深切践行“善本金融”理念和“智慧经营”策略,围绕“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没有断强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投入,推进贸易模式由传统的规模驱动渐渐迈向质量驱动、可持续进展的新阶段。

    具体来看,在普惠金融范畴,浙商银行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加大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精准纾困力度,推进分支机构随机应变、分类施策,以破解小微主体的融资难题。

    以小笼包加工知名企业——嵊州剡花食物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首创人敏锐到洞察小吃经济蓬勃进展的商机,专心研发临盆技能,提升商品质量,渐渐从小工场迈向规模化临盆。但扩张早期资金短缺一度成为企业进一步进展的瓶颈。

    浙商银行在深切调研、系统评估其盈利和偿债本领后,凭据客户的金融需求和经营环境,量身设计金融办事计划,为其提供“共富贷”信用存款,助力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现在,该企业工场面积从4000平方米扩展至2.5万平方米,日产量从40万只跃升至100万只,总产值突破亿元。

    剡花食物的成功并非个例。依托随机应变的办事计划与一站式金融支撑,浙商银行正没有断扩展办事触角,为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和商户提供精准、高效的融资保障,全力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进展。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超6200家,首贷覆盖率和办事精准度持续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存款余额达到3554.25亿元,较年初增长11.03%,超额完成羁系目标。

    别的,浙商银行在“五篇大文章”其他范畴也获得了显著的办事效果。比方科技金融方面,该行立异推出全国首个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提供金融办事的品牌——人才银行,经由近十年理论探索,渐渐构成了特点鲜明的“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办事体系”。截至2024年末,已办事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达3674亿元;办事高层次人才3925户,融资余额达345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该行积极支撑绿色低碳进展,促进经济社会进展全面绿色转型,制定了天然气电力供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11项绿色金融专项政策,打造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多元化办事体系,围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绿色产业链,构成了全产业链融资办事计划。2024年末,浙商银行绿色存款余额2477.37亿元,较年初增加443.01亿元,增速达21.78%。

    “善本金融”引领新局,打造金融转型进展新范式

    站在当下来看,金融行业正从传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模式,向更加注重社会价值和可持续进展的模式转变。在这一历程当中,浙商银行提出的“善本金融”理念,成为金融行业变革的紧张立异之一。该理念强调金融的功效性,提倡金融机构将办事社会、促进经济进展放在首位,推进金融回归初心本源,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进展。

    经由近几年的理论探索,“善本金融”理念已渐渐构建起了六大支柱:金融顾问制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浙银善标体系、善本信任工程、问责向善与员工向善。这些举措共同塑造了浙商银行多元协同、表里联动的金融办事新范式。

    其中,金融顾问制度是浙商银行提升实体企业金融办事获得感的紧张抓手。

    比方,2024年景功上岸上交所的光伏边框企业——永臻科技,恰是金融顾问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办事”的典型案例。早在2019年,浙商银行便协助其盘活超亿元存量票据;2021年,金融顾问团队立异应用“融易贷”产品,助力构建跨境资金池,使出口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提升60%;2022年,面对光伏行业爆发期的扩张需求,浙商银行量身定制2亿元授信计划,连系“核心企业商票+供应链数字信用凭证”,打通高低游融资链条,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关键金融支撑。

    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的金融顾问制度已从浙江辐射全国,覆盖24个省市区,累计设立235家工作室、组建超4200人顾问团队,赞助10.33万家企业落地融资逾1.08万亿元,持续为民营经济和产业进级注入金融活力。

    别的,依托“浙银善标”体系,浙商银行将客户在社会责任范畴的孝敬纳入授信评判,打破对抵押物的传统依赖,加大对民营小微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撑力度,无效减缓了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题。浙商银行正依托这一体系,将资金精准、高效地引导至更具社会价值的客户群体,切实提升了金融办事的温度,有力推进了金融回归办事实体经济的初心本源,为金融行业建立了良好的榜样。

    结语

    从2024年年报到2025年一季报的表现可见,浙商银行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以长期价值为导向,围绕“五篇大文章”深切布局。在“善本金融”和“智慧经营”双轮驱动下,既实现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进展的有力支撑,也推进了自身营业规模与盈利水平的双向进阶。

    预测未来,该行有望持续牢固其竞争优势,探索出一条兼具自身特色与社会价值的高质量进展途径。

    公布于:广东省
    5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