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3 18:24:42
  • 阅读(3084)
  • 评论(47)
  • 记者 田国宝

    编者按:推开一扇门,有人瞥见三代同堂的炊火,有人撞见独自拼凑的晨昏,有人在精装样板间描摹将来,也有人从老照片打捞褪色的屋檐。“家”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而是有数种生存形态的容器。在本系列中,我们将从不同视角、不同锚点来索求和还原不同人眼中的“家”。

    林仕聪是龙湖团体(00960.HK)产品策略担任人。在今年的行业服装论坛t.vhao.net上,他谈到“好房子”和传统住宅的区分时提出,社区配套是核心差异,“好房子”有社区配套(特指风雨连廊、排挤层、会所等公共空间),而传统住宅没有。这一看法得到偕行广泛认同。

    2025年5月1日,住建部公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作为国度标准正式实施,对住宅的栖身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建筑装备等方面提出明确请求。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龙湖团体不但致力于打造“好房子”,更将目光投向社区配套的全体营造,构建“5分钟生存圈”。

    展开剩余 77 %

    客户视角

    2021年以来,购房者的关注点从“房子会不会升值”更多转向“房子能不能满足生存需求”。在用户需求产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下,龙湖认识到,必需以客户视角从新审视和界说产品体系。2024年5月,龙湖团体公布了“观萃”产品系。观萃系产品是用客户视角对原有产品线升级的结果,也是国内较早的“好房子”产品品牌。

    在构建“好房子”产品体系时,龙湖团体保留了原有产品线的底子,同时融入客户需求。例如,针对隔音问题,国度标准请求楼板隔音75分贝,而龙湖团体的目标是65分贝乃至是55分贝,靠近国际一流水平。

    想要低落楼板隔音分贝,必要革新质料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复合楼板或隔音垫等,并与供给商互助研发高性价比质料,以均衡品质与本钱。

    别的,观萃系的一大特色是将社区之外的街角公园、街区商业、栖身区“打包”开发,统一规划围墙外的绿化景观,消融墙内外的割裂感。

    北京观萃是龙湖团体落地的首个“好房子”项目,该项目以中国勘测计划协会“好房子”计划大赛一等奖方案为蓝本,以业主的生存半径为标尺,从新计划了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林仕聪说,在北京观萃项目上,为了更好的栖身体验,龙湖在产品计划和规划中捐躯了一些利润空间,比如为了打造大尺度的公共花圃,舍弃原本收益性更好的洋房高低配规划方案,确保社区中心构成主轴线和至公园,营造出更为坦荡的公共空间。

    “观萃”产品系试图经过社区空间的立异计划和周边环境的全体提升,打造一个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生存场域,首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规划。如果建筑过于麋集,日照和通风前提不佳,就难以支持优良住宅。林仕聪说,在土地资本稀缺的一线城市,土地本钱相对较高,并非所有房企都能为公共配套捐躯可售面积,这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长处妥协。

    第二是配套。配套分外部和外部。外部配套如风雨连廊和排挤层,在华南地区罕见,在北方城市因需计容积率且增加建安本钱较为少见。但贫乏这些办法会致使公共活动空间缺位。

    在林仕聪看来,商业企业投资项目寻求投入产出比,一旦增加本钱,就会寻求更多代价。但龙湖乐意增加本钱而放弃部分长处。同时施展多年商业运营经管积淀的履历和本领,为业主提供更优良的环境,带来更多方便和恬静。

    第三是户型。林仕聪将户型总结为两点立异。一是阳台计划,已往部分城市因为政策限制,不允许建设阳台,不然没法操持产权挂号,在“好房子”政策下,阳台不但获准建设,且不计容积率,提升了衡宇代价;二是经过精心计划户内空间,完成空间的“成长性”。如龙湖在观萃产品系中重点计划了收纳系统,低落了客户寻求品质生存的本钱。

    在龙湖看来,住户的幸福感不但来自住宅外部空间,更依附于社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北京观萃在社区空间引入“安缦风”园林计划理念,从小区入口最先,构建多重院落式景观,营造层层深切的林境效果。这些计划不但提升了社区的天然氛围,还为居民提供了密切天然、互动交流的机会。

    城市共建

    在北京观萃项目中,龙湖主动与政府协商,投资建设地块南面的绿带和街角公园,打造周边居民同享的公共空间。

    林仕聪称,完善社区核心配套是一种颠覆性转变。已往,购房者注意地段,但地段的核心在于周边配套,如学校、病院、商业和交通,这些直接反映在土地价格和房价上。然而,这些配套远不足以满足居民需求,居民对住房更高层次的幸福感不是来自附近的三甲病院、大型公园或地铁站,而是使用这些配套的方便性。例如,下楼能否买到一瓶矿泉水,老人和小孩能否方便地逛公园。

    这些关乎幸福感的配套,必要开发商解决“最后一千米”的问题。例如在北京观萃项目,龙湖利用其商业运营劣势,围绕小区结构的小型商业体“体式格局”,面积约1.5万—2万平方米,能够办事周边10个小区的居民。这类配套规划提升了业主生存方便性,也为城市功能分管提供实践参考。

    林仕聪透露表现,龙湖凭借购物中心、长租公寓、养老及病院等多元业态的“航道协同劣势”,经过社区边境外延植入生存配套,增强本身运营本领。因此,龙湖更偏向于综适用地开发。

    综适用地对许多房企而言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大面积商业用地可能致使亏损,但对龙湖来说,综适用地不但可开发住宅,还能增加配套,助力住宅去化。

    从好房子到好社区,再到好城区,这些理念构成龙湖团体“好房子”产品体系的底层逻辑。

    公布于:北京市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