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初夏时节,走进甘肃省净水县白驼镇的木耳种植基地,热火朝天的劳作情形映入视线:大棚里,村民们闇练地将菌棒整齐摆放,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平地上,10万棒地摆木耳菌棒排列有序,宛如黑色“珍珠”洒落田野;山林间,吊袋黑木耳借助松树主干茁壮生长,形成“林菌共生”的奇特风景……
白驼镇木耳种植基地(净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比年来,净水县白驼镇依托温湿气象与肥饶土壤的自然禀赋,把地摆木耳作为特色农业的“破局产业”来抓。为推动产业进展,白驼镇建立了工作专班,从地皮流转、菌棒推销到技能对接,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邀请农业专家团队实地引导,为木耳生长制定迷信方案。正在16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菌棒严格依照间距标准摆放,并采用“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既保障了木耳品质,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
地摆木耳种植不但雄厚了白驼镇的农业产业布局,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菌棒摆放时代,基地吸纳了周边20余名村民务工,每人天天收入100元以上。通过立异“合作社+农户”长处联结机制,除提供短期务工岗位外,还鼓励农户以地皮入股、参与种植等方式同享产业红利。据测算,木耳成熟后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展开剩余 39 %当地村民正在木耳种植基地务工(净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与传统种植不同,白驼镇地摆木耳项目充分发挥“本钱低、易管理、见效快”的优势,通过喷灌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遵守绿色种植标准,让木耳正在自然环境中健康生长。白驼镇依照适地适种的准绳,持续进展黑木耳种植产业,整合白驼河川区优势资本,立异构建“大棚+地摆+林下+原木”的四位一体的立异种植体系。
截至现在,白驼河川区共种植木耳75万棒,预计总产值225万元,带动就近务工180余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下一步,白驼镇将继续深化木耳产业多渠道经营进展模式,不断美满产业链条,推动木耳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迈进。(李榕 马辉 陈婧娴)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