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题:聚焦“舌尖上的平安” 以法治强化食品平安治理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平安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8方面内容,其中包括网络餐饮、校园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预制菜、食品添加剂使用等以后食品平安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
记者相识到,这是我国食品平安法实施以来的第四次执法检查。我国现行食品平安法被誉为“史上最严”,于2009年颁布实施,并于2015年进行了周全订正。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2011年和2016年分别开展了食品平安法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聚焦“舌尖上的平安”,抓住影响执法实施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加强整改,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平安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注重。
按照食品平安法划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平安委员会,成员单位由最后的14个扩充到现在的24个。通过食品平安综合协调机制,各层级成员单位定期会商、互通信息、联合执法。
贯彻“四个最严”请求,坚决守住食品平安底线,我国食品平安治理是如何在法治引领下,完成依法监管和迷信治理的?
展开剩余 69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平安治理协同立异中央研究员孙娟娟说,食品平安覆盖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加工到流畅消耗的每一个环节,涉及分歧主体、分歧义务。从食品平安法治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各主体的各司其职,照样主体间的横向协同或纵向联动,都设有配套的轨制。例如,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平安保障需要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做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食品平安工作。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相识到,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三类食品平安抽检体系,涵盖了全部食品大类。
市场监管系统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的基础上,对问题线索企业实行飞行检查、对重点企业实行体系检查、对高风险企业实行重点检查。近5年累计完成食品平安监督抽检3332万批次,累计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2.3万吨。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以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耗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农村冒充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着力办理食用植物油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标签虚假标注、交付装卸运输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开展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突出问题整治。
农业农村部有关担任人透露表现,我国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连续10年稳定在97%以上,2024年初次到达98%,今年一季度到达98.3%。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促进产地准出分类监管、质量平安追溯等轨制立异和落实,着力补齐农兽药残留限量尺度和配套检测方法,加快推动产地环境治理和传统生产方式改革。
近年来,校园食品平安中裸露出来的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
记者相识到,食品平安法将学校作为重点场所,将学生作为重点人群,设置专门条款作出划定,通过刚性约束保障校园食品平安。
我国对校园食品平安曾开展过多轮专项整治。教育部统计,目前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提高至98.5%,70.1%的中小学校食堂实行大宗食材集中采购,57.3%的中小学校建立食材采购、进货查验等食材监管平台。
据相识,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经管工作指引》。强化义务督学每月进校督导监督轨制化、长效化,持续催促学校加强问题整改,逐项过关。强化家长监督,推动中小学校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全覆盖。催促每所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食品平安师生满意度测评。
国务院食安委专家组成员苏婧透露表现,对食品平安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将有助于推动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聚焦社会关切的食品平安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治理,保持依法行政、监管为民,并推动美满食品平安执法轨制,提升我国食品平安法治保障水平,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平安”。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