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4 17:19:47
  • 阅读(7699)
  • 评论(34)
  •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设计2146名。

    相比客岁的3957人,下降45.8%;而客岁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

    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8%!

    成绩很清楚。

    小孩越来越少、生源下滑严峻,确实不再需要那末多老师了。

    但如此激烈的更改,是不是反应过度?

    睁开盈余 92 %

    以现在的就业形势,教师减招如此之多,多出来的这些年轻人怎么办?

    终究是不是能安排妥当?

    这些都是很考验能力的成绩。

    01究竟过剩多少?

    北京师范大学曾预测称:到2035年,全国将有150万小学老师、37万初中老师岗位过剩。

    对此,人人应该都有心理预期。

    成绩是2035年,也才10年后,变更真的有这么快吗?

    我们能够经过公开数据,自己推算一下。

    最根本的,是看生源数量。

    全国出身生齿由增长转下滑的拐点,在2016年,当年重生儿高达1786万。

    从2017年开始,均匀每一年下降100万,且降幅越来越大。

    而小孩一般是3-4周岁开始上幼儿园。

    以是幼儿园生源开始下降对应的时候点,应该是2019-2020年。

    这与统计数据吻合。不管是幼儿园数量照样市场规模,2019年都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转眼之间,全国幼儿园就从“报名难”变成“招生荒”,有关“幼儿园关停潮”的新闻,不停热度不减。

    幼儿园的颓势,很快就伸张到小学。

    上完幼儿园,小孩一般7岁摆布进入小学。

    延续下面的时候线,也就是从2023年起,小学一年级的生源开始出现大幅缩减。

    异样的道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

    到2029年,全国初中开始出现生源明显不足;到2032年,散布到高中;2035年,影响到到大学招生。

    根据我们的算法,最早到2032年,全国中小学的生源,就将出现全方位低落。

    比如教育大省河南,预计2024-2027年,全省小学生数量将减少200万以上,降幅凌驾20%。

    ……

    至多在时候上,北京师范大学的预测其实不夸张,反而还很保守。

    那末数量呢?

    学生少了,教师的数量理应减少。

    这是肯定的。

    但小学、初中教师,会不会在10年内就过剩150万、37万这么多?

    又比如江西,将教师招聘数量腰斩再腰斩,如此大幅度增添,是不是有必要这么激进?

    不能直接拍脑袋就说结论,照样要看具体的数据。

    这几年,是体制内退休的高峰期,教师群体天然也不例外。

    根据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现在全国共有约663万在编小学教师,个中女教师486万人,男教师177万人。

    按现在的退休年龄算,到2032年,将有109万小学女教师退休,58万小学男教师退休。

    2032年,一到六年级的在校生数量,大概对应的是2019-2025年的出身生齿总和。

    2024年官方统计的出身生齿是954万。乐观一点,如果2025年也有954万。

    那末2019-2025年的出身总生齿是1465万+1202万+1062万+956万+902万+954万+954万=7495万人。

    2024年全国小学生数量为10584万(2023年1.08亿),到2032年,将至多低落3089万。

    降幅约为29%。

    而到2032年,将要退休的小学教师数量,占现在教师群体的比例约为167/663≈25%<29%。

    也就是说,哪怕从现在开始,一个小学老师也不招,7年后,还没退休的教师数量相比如今也过剩。

    若是维持663万的小学教师规模,到2032年,全国小学教师大约过剩663×29%≈192万人。

    这个数值,异样比北京师范大学预测的150万人。

    也就是说,岂论是时候上、照样数量上,其预测都略显保守。

    来源:教育部官网

    初中、高中的算法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当然,较量争论出来的数字,只是实际上的预测值。

    实际中,招老师需要什么?需要钱。

    其实不是有多少学生,就肯定会招多少老师。

    照样以我们之前聊过的栖霞市为例。

    2024年1-5月,山东省烟台市下辖栖霞市,大众财政支出下降了37.9%;税收支出下降36.2%,非税支出下降39.6%。

    为了撙节,必需大幅增添大众预算,个中教育补贴增添了20.3%。

    而在全国范围内,栖霞市是个富县,人均GDP高达14万元,远超全国均匀9万元、和西部均匀的5万元。

    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情况,或许更糟……

    缺钱,致使一个什么成绩?根本无法维持现在的教师规模。

    也就是说,教师大量过剩,或许是个伪命题。

    从这方面来看,对教师招聘数量腰斩再腰斩,其实不是完整为了应对教师过剩。

    更直接的缘故原由是,没钱了。

    成绩是,接下来几年,仍会有大量毕业生,他们能干吗去?

    不但是他们,包括如今很多在岗教师,很快也将成为“过剩”的一分子。

    02大概的未来

    未来究竟会产生什么?没有人说得准。

    我们只能从已经出现的案例,做出推测。

    2022年,韩国多所高中因生源不足关闭;2023年,日本有200多所大学因招不到学生,即将倒闭。

    针对“过剩”的教师,日韩是怎么安置的?

    总体上有三种计划。

    第一种,没编制的合同教师,直接辞退。

    第二种,在编教师无法直接辞退,怎么办?

    学生少而老师多,当然是把大班改成小班——包管每个老师都有事做的同时,也进步了均匀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育资源。

    这类做法看似能解决成绩,但有个致命的缺陷:均匀每个学生的教育成本进步。

    从一个老师办事40个学生,变成一个老师办事20个学生——要发工资的老师照样那末多,学生却变少了,怎么办?

    当然要涨学费。

    个中,黉舍大概会负担一部分,但大部分肯定会转移到家庭。

    随着每个班的学生越来越少,家长的钱包和黉舍财政再也撑不住……

    这个时候,黉舍要末倒闭,要末实行第三种计划:合并黉舍。

    比如一个县下面有5个镇,每个镇上都有一所小学。

    现在,这5所小学要合并成一所县小学;原本各个黉舍的老师,悉数转移到这所黉舍工作。

    很明显,一所黉舍其实不需要5所黉舍的老师。

    “过剩”了这么多人,该怎么办?

    要末凭干系、凭能力分一个班继承教书,要末只能担当调岗。

    比如,去当图书管理员、去社区做公益,说白了就是吃干饭,福利待遇可想而知、不大概跟正式教师相比。

    对快退休的老人而言,或许还能担当,横竖熬几年就可以拿退休金了。

    但大多数年轻人,不大概忍受没有奔头的日子。

    不必别人说,早晚自己就会脱离。

    再回到我们这边。

    若是你是在编教师,以上2、三种计划,好像听起来也没有太糟糕。

    但是,你是不是是忘了一个前提,那是日韩的计划……

    不管怎么说,日本韩国好歹是发达国度,生齿体量也相对较小,有条件用相对温柔的手段,行止理过剩的教师团体。

    这些计划在本土化后,远没有你设想中的那末温柔。

    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

    2008-2024年,出身生齿从7934人暴跌至2478人,缩水68%。

    学生人数以年均4000人的速率锐减,教师以每一年230人的速率过剩。

    先说第二种计划,小班制能实现吗?

    万年县原本的均匀班级规模为38人,基本与全国一致。

    若是将规模缩减至25人,便可消化过剩35%的教师。

    成绩是,如许搞,财政赤字将达到预算支出的5倍。

    不言而喻,除多数发达地区,大班变小班是不太实际的。

    比如江西,能做的其实只有大幅砍编制数量。

    那末第三种计划呢?

    当然可行。但照样那个成绩,大多数人只能被调岗,福利待遇将大幅低落。

    照样以万年县为例。

    社区岗位月薪仅2800元,不足原工资的60%。‌

    快退休的老人大概无所谓,横竖混几年就拿退休金了;但对年轻教师而言,这点支出连自己都养不起,还不如去送外卖。

    ……

    简而言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第二种计划,第三种计划或许能广泛实施、但过于严苛。

    既然如此,只能紧抓第一种计划。

    比如北京丰台区,两年前就提出,为了防备教师躺平,正在研讨退出机制:对在编不在岗、审核不达标的教师,举行辞退或调岗处置惩罚。

    福建、浙江等地,也正设计实行新的教师参聘制度。

    为什么这么做,轻微想一想就邃晓了……

    以是,未来几年究竟会产生什么?

    正如下面所说。即使从现在开始,一个老师也不招,7年后还没退休的教师依然过剩。

    成绩是,再怎么增添招聘数量,也不大概一个新老师也不招。

    教师群体,也是需要新奇血液的。

    那末,过剩教师成绩怎么解决?

    双管齐下!

    对于过剩的老教师,实行第三种计划,实行调岗。

    对于新老师,则利用第一种计划,采用合同制,让双方的挑选空间更大。

    ……

    如此一来,教师过剩的成绩,或许并没有设想中那末严峻。

    只是教师这个行业的吸引力,也将迅速下滑。

    03序幕

    教师这个职业,不但不再崇高,也越来越跟铁饭碗不沾边。

    时代变了,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不过,一码归一码。

    趋向针对的只是行业,其实不是个人——恰恰相反,越是这类趋向,教育大概会越来越卷。

    最典范的就是高考。

    预计到2040年,全国高考人数不足600万人,只有现在的一半。

    这是不是意味着,考大学就变得更容易了?不太大概。

    我们要邃晓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是筛选人材,不是做慈善。

    优越劣汰的丛林规则,在教育这条赛道永久不会消失。

    怎么才是筛选的最直接方法?那当然照样按比例招生,不然名校怎么维持竞争力?

    现在是100人中招10人,以后只会是从50人中招5人,不大概依然招10个人。

    在这类情况下,普通家庭的小孩想上好高中、好大学,只会越来越难。

    为什么?在互联网无比发达的今天,几乎任何学问,我们都能在收集上获取。

    随着技能越来越普及,岂论是大乡村照样遥远地区,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越来越少的。

    这类情况,看似缩短了教育上的贫富差异,其实恰恰相反。

    教育在社会中存在的本质,不会因每个人的均匀水平上升而改变。

    均匀水平上升,是国民教育的巨大成功,但对个人而言其实不是。

    有条件的,大概率都会请私人教师,再不济自己来,培养孩子真正的思索能力;没条件的,只能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被动担当海量信息,没人引导、得到思索能力。

    技能越是普及,优质师资越会往私立教育集中。

    岂论什么时候,一小撮最优秀的教师,永久是最宝贵的资源。

    发布于:广东省
    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