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6 07:55:20
  • 阅读(9664)
  • 评论(29)
  • 5月23日,天下精神文明建设赞誉大会在京召开,成都连续6届蝉联“天下文明城市”称号。没有仅云云,在本届建立周期中,成都新建立第七届天下文明城市(县级市)1个、天下文明村镇10个、天下文明单元20个、天下文明家庭4个、天下文明校园3个,数目均稳居天下前线。

    城市文明是浸润人心的精神力量,更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识。近年来,成都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任务,在守正立异中构建起立体化的文明建设款式:从思想铸魂的深度引领,到文化阵地的多维构建;从典型榜样的示范动员,到全民参与的实践高潮;从立异宣传的破圈流传,到贴近生活的风尚浸润——成都正以坚实步伐绘就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画卷,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汹涌没有息的精神动能。

    崇德向善:

    文明高度在榜样力量中攀升

    榜样力量润心坎。在成都,道德圭臬标准群星明亮、身旁大好人层出没有穷、新时代好少年志存高远,凡人善举感动全网,崇德向善之风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

    睁开剩余 89 %

    第八届四川省助人为乐类道德圭臬标准、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金牛)连心桥党员办事队队长王从亮,20年来“泡”在社区,帮弱济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的足迹遍及社区的每个角落,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帮助,成为社区住民气中的“知心人”。

    四川大好人焦大银掉臂个人安危跳入急流,砸开挡风玻璃救出被困司机的一幕,成为2024年最具冲击力的温暖画面之一。

    2025年景都“新时代好少年”谢柯江,于浙江某景区度假时,跳进冷水勇救落水者,外地民警没有远千里离开成都为他送上声誉证书。少年的大胆举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义务与担当。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近年来,成都会充分施展道德圭臬标准等先辈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进修先辈,争做先辈,凡人善举蔚然成风。截至目前,成都先后出现出天下道德圭臬标准4人、天下道德圭臬标准提名奖17人、四川省道德圭臬标准35人、成都会道德圭臬标准368人(组),入选“中国大好人”213人(组)、“四川大好人”529人(组)、“成都大好人”1450人。他们用行动解释人世大爱,以榜样力量引领崇德向善,他们是时代最美的风景线,用道德力量分发的光热和温暖,助力社会文明前行。

    心向善,行向美。成都遍及展开“扣大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厚植未成年人“成长沃土”。截至目前,成都共培育出天下“新时代好少年”3人、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21人、成都会“新时代好少年”358人。一个个担当民族再起大任的时代新人茁壮成长,以少年鸿鹄志,筑梦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浸润于千家万户的日常点滴。善德的传承,是文明连续的温暖火种。在成都,一个又一个的平凡人以仁慈与热忱,传递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成都会立异机制,启动“平凡之善·蓉城之光”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约请市民、网友一路发明并纪录发生在身旁的细微而温暖的感人故事。绕城高速上,多辆过路货车“教科书式”接力扑灭起火的小货车;锦江河畔,叔侄俩纵身一跃,救起八旬老人;温江“谭米线”,汇聚爱心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供应免费的“暖心餐”;中超联赛后,全场球迷致敬保洁职员,齐声高呼“感谢阿姨!”;“最美军嫂跪地救人”“困难群众免费吃面”“动车上的临时产房”等暖心故事频上微博、抖音热搜榜。截至目前,“平凡之善·蓉城之光”暖心故事宣传活动已发掘暖心故事1600余件,全网点击量累计凌驾6亿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屡次关注报道。这些故事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城市的每个人,让文明之花在成都大地到处绽放。

    立异实践:

    全民参与绘就文明壮阔图景

    城市的文明之水没有仅仅是一个人的涓涓细流,更是全民参与的汹涌汹涌。成都会聚焦群众需求,将文明倡导融入生活场景,深化拓展,立异实行文明实践融合式、嵌入式、协同式发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办事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蓉城大地,一支支独具特色的实际宣讲队,用一场场内容方式多样、阵地丰富新颖、语言鲜活接地气的宣传宣讲,把党的实际政策讲得明白透彻,把成都会民的幸运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把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景象抽象的成都实践讲得有条有理。市文明办约请广电名嘴、各行各业代表等组建的“文明成都”宣讲队,精准对接下层群众需求,组建定制化宣讲队伍,深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展开“菜单式”“文艺式”下层巡回宣讲,流传文明理念,倡树文明新风。青羊区“青讲文明”精神文明宣讲队汇聚各行各业精英,盘绕精神文明建设重大主题展开宣讲。锦江区组建“春熙孃孃”讲习小分队,推进党史进修教育深入商圈、楼宇、企业。四川天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蒲公英”宣讲队以“宣讲+音乐”的方式广受群众好评。这些宣讲队将党的实际和文明理念传递到下层,让文明之音不得人心。

    五月的成都乡间,沃野千里,麦浪翻腾,白墙瓦黛错落有致,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成都平原徐徐睁开。

    四川天府新区韩婆岭村功能齐备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民惠民”,生动解释文明实践办事群众的理念;龙泉驿区桃源村的“旅游+农业”家当活力充分;新津区烽火村“430讲堂”为留守儿童编织成长收集……成都会充分施展高校教育资本与乡村实践优势,构造在地高校与文明村镇结对共建,实行文明实践“村村行”项目,由社科领域的专家导师、项目谋划师、城市社区文明实践专管员、在蓉高校学子组成的“高校青年城乡共创团”,深入涉农区(市)县的文明实践站,在田间地头探访乡村复兴与文明实践的融合之道。此外,还发掘出“咱村里的年轻人”“咱社区里的热心人”等代表人物100余人,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青春智慧与活力。

    “文明集市”正成为成都人的周末新宠。市文明办联动市级部门、社会构造、文明单元、爱心企业等200余家文明实践“合伙人”,依托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每个月第二个周六)、节日、怀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将实际宣讲、便民办事、文明体验等聚合成“幸运暗码”,动员群众遍及参与到我们身旁的文明事儿中,耳濡目染传递文明理念。

    为激发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市文明办依托“文明兴蓉”平台,打造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文明银行”积分激励零碎,盘绕市委中心事情和群众“急难愁盼”拓展积分场景,上线文创商品、日用品等各类礼品3000余件并连续添加,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可视可感可参与。

    在成都,越来越多的“活动”文明风景线,如春雨般耳濡目染浸润人心。走进“我们的文明市场”“我们的文明街区”“我们的文明院落”等文明实践新场景。文明迎世运互动体验,环城生态区文明骑行倡导,麦田致敬休息者,体贴关爱新就业群体……一场场“小而乐”“惠而精”的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都会文明实践线上阵地“文明兴蓉”平台发布的2024年文明实践指数显示,截至客岁底,全市共有线下文明实践阵地21093个,以全年21万余场次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了群众在那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那里。

    文明风尚:

    城市气质在细节中升华

    闲逛成都陌头,文明新风劈面而来。道路清洁整洁,车辆行人有序通行,在陌头冷巷、小区院落、公园景区,一场场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发达展开。

    成都会立异展开“文明月月行”文明举动倡导活动,一月一主题,通过“正面激励+负面劝导+宣传倡导”的方式,推出“文明巴士”活动站点、“东张西望”文明说唱、“主播街拍”创意街访等倡导活动6万余场,形成了“暖心玫瑰花”“文明棒棒糖”等一批特色文明倡导品牌。这些活动方式多样、丰富多彩,让文明倡导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盘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养宠等文明倡导主题,在城市地标、热门商圈、景区景点等地展开的“到成都陌头走一走·发明身旁文明”——点赞文明践行者系列活动,引发广大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高潮。

    建立文明观赛常态长效事情机制,约请先辈典型和行业代表登上中超球赛公益看台,倡导文明观赛新风尚,赛场外构造展开“文明观赛+”活动,助力打造“最美赛场”。文明观赛成为成都体育赛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现了成都会民的文明素养和城市抽象。

    遍及展开“微笑行动 文明成都”窗口行业主题实践活动,在公安、政务办事、赛事办事、旅游、电力、银行、餐饮、出租车、公交、地铁、外卖骑手等窗口行业展开活动16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市民超1000万人次,助推全市窗口行业办事质量和办事效能,让市民感遭到更加优质、便利的办事。

    2024年,市文明办联动清华丽院、成都会摄影家协会、成都会作家协会、成都画院等业界专家,综合摄影及AI绘画、油画、写意划等多种方式,创作和征集风格新颖、表达柔性的文明风尚类公益广告,打造“成都文明画报”品牌,在城市重要公共场合刊播投放近2万余幅,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劳绩市民遍及点赞。

    同时,成都会强化网上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广大网民连续共建网上美好精神故里,流传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引领收集文明新时尚。

    市文明办官方微博“文明成都”微博连续4年蝉联“天下十大文明办微博”前3名,上榜天下100个“文明+”矩阵新媒体典型案例,屡次获评地方文明网良好"大众号等声誉称号。连续展开的“金芙蓉·发明文明之美”系列征集评比活动活动遭到市民网友的遍及关注,相关作品全网展示点击量超2亿,掀起了发明文明之美、纪录温暖瞬间、展示成都文明景象抽象的高潮……一系列收集流传活动,积极流传文明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收集环境,让文明之光照亮收集空间。

    往常,越来越多的成都人以主人翁的义务感和声誉感,争做文明城市的实践者、拥护者,让城市更有“温度”。这座以人为本的文明之城,正以更加饱满的热忱、更加刚强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图片由市文明办供应)

    发布于:北京市
    3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