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6 07:10:15
  • 阅读(5412)
  • 评论(33)
  •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期间,正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的广袤田野上,处处浮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农忙景象。村民们抢抓晴好天色,躬身水田,用勤劳的双手栽下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为大地披上“绿装”,勾画出一幅生气勃勃的田园画卷。

    日前,正在定点帮扶单元中国投资有限义务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的牵线搭桥下,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讨院李建武博士、施秉县农业农村局的农业专家们聚焦水稻种植新技术,正在该县杨柳塘镇地坝村开设了一场特殊的田间科技“移动讲堂”。通过“实际讲解+实操示范”双教授教养模式为水稻种植农户们送上量身定制的“技术套餐”,领导农夫朋友共同解锁水稻增收丰收“暗码”。

    推行种植的玉针香气扑鼻水稻基地秧苗(彭刚 摄)

    “宽一行,窄一行,水稻宽窄瓜代,这类布局不但增加了单元面积基本苗数,还让每株秧苗都能‘晒到太阳、喝足营养’。”农技专家蹲下身,用手比画出根系生长空间,“经由实测,这类模式每亩可减产10%摆布,折算效果益就是上百元。”

    展开盈余 74 %

    培训现场,专家们挽起裤脚、踏入田间,向村民手把手传授标准化插秧武艺,并针对农户对水稻种植的实际需求,从稻种选择、种植技术、播种模式和管理要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切浅出的讲解,赞助解答农户正在实际种植历程当中会遇到的问题,为优良稻丰登筑牢技术基本。

    李建武讲解水稻种植技术(彭刚 摄)

    “今天我们给农户培训讲解的水稻种植品种名叫‘玉针香气扑鼻’,这个品种正在施秉推行种植已有3年多时候了,早年期种植履历来看,施秉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对照适宜种植。通过培训和解答种植农户心中的疑虑,我们不但要把优良水稻品种推荐给老百姓,更要把配套种植技术讲分明,让大家种了能减产、能丰收!”李建武说道。

    水稻种植示范现场(彭刚 摄)

    “今天村支书告诉大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博士师傅今天要来给大家讲种水稻,一听就很有来头,听着也很特别,顿时就来了兴味,说什么也要来现场学学,听了李博士的培训,太受用了!”村民刘令坤引见道。

    据悉,自结对定点帮扶以来,中投公司驻施秉县工作队积极探索家当发展帮扶模式,自2023年开始,联合本来生活团体、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讨所等主体,连系施秉县天然资源条件计划用三年的时候打造贵州高原优良大米品牌,引进优良的“玉针香气扑鼻”大米品种。到现场实地指导培训,改进群众水稻种植技术,进步水稻产量,与外地大米加工场互助,进行收买加工、产品包装和销售。

    正在水稻产出后,为降低种植农户的种植风险,保证种植群众长处,中投公司出资按72元/亩,为种植农户采办水稻种植保险,减少因气候、地质灾难等不可抗力形成损失的风险。对接贵州省外事办协调化肥10吨并免费发放给农户,降低村民种植本钱。

    2023年,以订单农业的模式正在6个行政村试种“象竹香气扑鼻”“玉针香气扑鼻”优良水稻300亩并获得乐成,其中5个村142户村民比往年增收24万余元,户均纯增收1700余元。2024年,6个乡镇9个行政村222户村民和2个村团体经济构造扩大种植“玉针香气扑鼻”水稻规模895亩。收买种植户稻谷23万斤,支付种植户收买款60余万元。总估计可收买稻谷80余万斤,动员9个行政村222户村民比往年增收90余万元,户均纯增收3600元,可动员2个村团体经济创收30余万元。

    田间科技“移动讲堂”培训现场(彭刚 摄)

    “自结对帮扶以来,中投公司充足发挥本身资源劣势,乐成构建‘科技+家当’融合发展体系,整合‘订单农业+全链开辟’两重保证机制,形成从实行室到餐桌的完整家当链。每一个环节都精密相连,不但保证了农户种植长处,也为施秉水稻家当的高质量发展奠基了坚固底子。”中投公司挂职施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贺存刚说,“2025年,我们将正在全县16行政村种植‘玉针香气扑鼻’水稻1860余亩,动员560户村民参与种植,也将继续采纳订单农业的模式,实在维护种植群众长处。”

    2025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可达7.1万亩,此次田间科技“移动讲堂”,为水稻种植扩大推行供应了“看得见、学得会”的样本。随着科技与农耕深度融合,该县正以机械化、智能化为粮食临盆赋能,完成作物减产、农户增收、农业增效的多赢局面。(彭刚)

    公布于:北京市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