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央广网南阳5月23日音讯(记者 张丽娜 通讯员 李雪山)连日来,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金银花栽培基地里,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采收。一朵朵金银花成为村民们的“致富花”,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该基地,一簇簇黄白相间的花朵挂满枝头,和风拂过,清香沁民气脾。村民们穿梭于花丛中,手指翻飞,行动娴熟地采摘着金银花。一筐筐、一袋袋,奏响乡村振兴的“初夏乐章”。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着守水护水政治责任。近年来,淅川县除大规模推进造林绿化以外,利用荒坡地发展中药材家当。其中,金银花性命力强,根系繁密发达,有很好的固土保水作用,且其浇水、剪枝、摘花等全流程都只能使用人工功课,能吸纳大批休息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2011年,唐王桥村领先利用北京对口支援合作项目资金,尝试领先扶植金银花栽培基地。近年来,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撑下,在全县建立了2万亩金银花栽培示范基地和育苗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务工,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以房钱、薪金和股金“三金”形式带动村民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同时,依托当地的河南福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中药材范例化、规模化、家当化为导向,建成高标准金银花栽培示范基地和现代化加工仓储基地,从金银花的栽培、收购、初加工、提取纯化、制剂临盆到研发贩卖,进行全家当链布局,真正做到将“一株花”培育成“一条链”。 据统计,淅川县已发展金银花3.5万亩,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金银花家当已成为淅川县保生态、促增收、创效益的紧张支柱家当。
金银花的“丰收”是淅川县中医药家当发展的一个缩影,因地处伏牛山脉,得天独厚的良好自然条件使得淅川自古有着“自然药库”的美誉。停止目前,该县中药材栽培品种达62个,已连片发展金银花、柑橘、湖桑、黄姜、连翘、迷迭香、艾草等20余其中药材品种,栽培面积超20余万亩,培育中药材栽培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实体200余家,建成中药材栽培基地8个。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