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年轻公务员广泛存在的履历不足、营业不熟、融入缓慢等问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行导师帮带制度,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方式,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搭台引路。
精准结对,确保帮带“对症下药”。根据岗位需求、专业范畴和性格特性,采取“组织指定+双向选择”模式,优选政治素质硬、营业能力强、作风口碑好的科级干部或营业骨干担当导师。建立“1+1”或“1+N”帮带干系,对重点培养工具实行“双导师制”(营业导师+思想导师)。初任公务员侧重培养公文写作、群众工作、流程规范等基础能力;成长中期重点提拔跨部门协调、应急处突等综合能力;后备干部重点强化政策研判、项目管理等领导力方面的培养。
细化措施,实现成长“有迹可循”。按照“新入职引导、参与实践锻炼、专业能力进步、综合素质提拔”四步走帮带计划,提出“六个一”帮带要求,即每一年至少明确1个帮带目标、做好1项重点亮点工作,每月至少展开1次理论共学、1次现场指导,每季度展开1次小结点评,每一年组织1次成果交流。通过建立帮带工具个人成长档案,如实记录思想作风、学习培训、适岗履职、实践锻炼等情况,让“干了什么、成效如何”一目了然,实现成长轨迹可溯源。
跟踪问效,推动帮带“务虚管用”。由组织部门牵头,通过召开座谈会、谈话调研、现场察看等多种方式,动态控制帮带情况。深入“问进展、听评价、测成效、做回访、察档案”,强化跟踪指导、考核和评估,重点调查政治素养、营业能力、作风表现。对工作中涌现的拖延推委、群众投诉、重大失误等记录留痕,实时约谈提醒,并将帮带导师看法作为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帮带工作务虚、过程扎实、成效真实。(范译萱)
公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