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政府5月18日宣布,在加沙地带启动代号为“基甸战车”的地面举措,同时亮相将“马上允许”人道主义物资重新进入加沙,并正在推进“竣事和平”的相关谈判。然而,哈马斯高级官员却表示,在双方进行的加沙停火谈判中出现了多少“不可接受”的提议。
三管齐下
结合以色列近期在加沙成绩上的一系列举措,军事观察员王明志认为,目前以色列是在三条阵线上并行睁开举措:一是加大对哈马斯的军事打击力度;二是施压哈马斯与其杀青释放人质协议;三是允许最低限度的物资进入加沙。这些举措表明以色列在表里压力下正进行计谋上的调解。
王明志表示,以色列采用三管齐下计谋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实现军事上消灭哈马斯的和平目标。“基甸战车”举措选择从此前没有睁开过大范围军事举措的加沙中部地区突破,继而向南北实施卷击,使哈马斯没法继续经过跨地区机动来规避以色列的打击和围歼。第二,经过武力手段助推停火和人质释放的谈判进程。第三,确保美国继续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举措。最后一名美以双重国籍人质获释时有一个条件,即美国承诺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以恢复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第四,缓解国际社会的政治与外交压力。必要强调的是,以色列这样做并非出于善心,而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同时慑于可能面临的和平罪指控。
睁开剩余 59 %以色列的“表演”
资料图: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源:央视新闻)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5月18日发表声明称,以方谈判小组正尽力与哈马斯杀青停火及释放被扣押职员协议,包括推进“竣事和平”。对付以方关于推进“竣事和平”的亮相,王明志认为,这更多是一种外交姿态。
王明志:截至5月1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的谈判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突破。以色列实际上对谈判取得成果已不抱希望,参与谈判很大程度上是为向国际社会证明以色列并非谈判中的障碍。哈马斯要求杀青周全长期停火协议,目的是确保哈马斯生存。而以色列只与哈马斯讨论临时停火,且要求在军事举措连续期间进行谈判,而非停火后再谈。因此,当前谈判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难度很大,辩论还会继续下去。
美方“投石问路”
据美国媒体此前报导,美国政府计划将加沙地带约100万名巴勒斯坦人迁移至利比亚,作为互换条件,美方可能解除十多年来对利比亚数十亿美元资金的冻结。5月18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否认有此计划。在王明志看来,这很多是特朗普“投石问路”的外交计谋。
王明志:首先,这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典型的不可预测性特性。美方可能故意经过媒体释放不实信息进行外交试探。其次,巴勒斯坦方面猛烈反对任何将加沙居民永久外迁的计划。第三,利比亚不具有实施这一计划的条件。第四,国际社会坚决反对。巴以辩论已连续590余天,其历史渊源扑朔迷离。办理巴以辩论既不能依附武力,更不能经过逼迫迁移加沙居民来实现。办理巴以辩论唯一正确的路径就是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才是办理巴以辩论的根本出路。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于澜)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