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第八十一团体军某旅三营九连续写“钢刀利刃”精神荣光——
“铁血锋芒,永不卷刃”
■于莹 解放军报记者 刘敏 特约记者 狄伯文
塞北腹地,月色掩映中,一场实战化锻炼正正在紧张举行。
第81团体军某旅三营九连小队长亓飞,带领小队正在山岭间与“敌”斗智斗勇,圆满完成使命。
返回营区,亓飞来到连队声誉室,凝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穿越炮火硝烟,回望英雄足迹,比较先辈精神复盘找差异,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亓飞手扶一个展柜,视野锁定正在一把充满砍痕的大刀上——刀柄缠着粗布,刃口残留斑驳锈迹。
“这把大刀,是一位先辈正在抗战年月使用过的,时光留下锈迹,但‘钢刀利刃’精神永不退色、撒布至今。”亓飞说,“今天,我们苦练杀敌手腕,就是为了传承血性荣光。”
展开剩余 64 %亓飞指着一组黑白的战役照片介绍说,跟着抗日和平情势的变化,中央军委指示129师深切开展游击和平,该连前身队伍随之进入中原大地。
几幅陈腐沧桑的黑白照片,勾画出那段艰难的岁月——
长时候的敌后战役和补给缺少,战士们的军装磨破,手中兵器只剩“汉阳造”,战役艰难时只得用大刀、斧头保卫抗日根据地。卫河支队先后参加几十次战役,官兵付出庞大牺牲,最终以“钢刀利刃”般的顽强毅力完成拔失落伪军据点等使命。
从战火纷飞的疆场到和闰年月的练兵场,变的是装备和情况,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铁血军魂。
2017年,跟着戎行调整改革,连队由炮兵连转型为特战连。人员转隶重组中,一批新鲜血液融入这支英雄连队。然而,连队官兵阅历不同、专业不同,如何将新队伍锻形成一块“整钢”?
时任指导员孙宝超带队,从连史中寻找谜底——访问我国人民反动军事博物馆、重回连队战役遗址,一幕幕壮烈的场景浮现正在眼前。
返回单位,孙宝超走进声誉室,从连史故事中寻根破题,将所闻所感凝炼成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课,激发官兵扎基本层、干事创业的内正在动力,正在新征程上续写“钢刀利刃”精神荣光。
“铁血锋芒,永不卷刃。”孙宝超告诉记者,正在先辈战役精神的鼓励下,官兵们对连队的认同感、归属感赓续增强,练兵备战热情低落。彼时,队伍迎来换装,大家研装备、强手腕,探索战役力提升新路径,正在调整改革当年就形成了战役力,成为全旅转型发展的“先锋”。
那年,正在上级组织的比武场上,一支代号为“钢刀利刃”的侦探小队,以优异成绩赢得2个单项第1、1个集体第一,交出了一张簇新的转型答卷。
翻开该连连史,记者发现,该连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被评为“四铁”先进连队,2022年被战区陆军表彰为军事锻炼先进单位。如今,“钢刀利刃”精神已融入新一代官兵的血脉。
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厥后人。
近年来,该连正在完成国际维和、跨区练习等大项使命的同时,持续向备战打仗发力用劲,多次执行险难使命,先后探索总结出一批新战法,聚力锻造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新质铁拳。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