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9日讯(记者 翟智超)2025年第一季度,环球半导体行业正在庞大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作为海内半导体代工领域的领军企业,中芯国际于5月8日晚间发布的一季报备受市场关注。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净利润约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毛利率为22.5%。正在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指出,主要受益于国际形势变更引发的客户提拉出货、海内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的大批类产品需求的上升,和工业与汽车产业的触底。
蓝鲸科技记者注意到,中芯国际净利润增长或与研发相干支出减少、一般及行政开支低落有关。今年一季度,公司研究及开发支出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17亿美元降至1.49亿美元;一般及行政开支也从1.67亿美元减少至1.49亿美元。
图源:中芯国际财报
展开盈余 69 %针对研发费用下滑,赵海军解释称,第一季度情况较为特殊。他表示,中芯国际长时间保持将营收的8%-10%投入研发,近年来为拓展更多平台,组建了庞大研发团队。但一季度新购装备较多,职员忙于安装调试,且因客户急单增加,部分研发产能被调整为生产产能以保证出货,致使研发晶圆的测试效率有所下降。未来,随着每一年约75亿美元的产能建设投入持续推进,研发事情将逐步恢复正常。
从产品结构看,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达78.1%,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而8英寸晶圆占比21.9%,显示公司正在成熟制程领域的持续突破。正在市场分布上,中国区收入占比84.3%,仍是主力,但美国区和欧亚区占比分别上升至12.6%和3.1%,反映出国际市场拓展的初步成效。
从运用分类来看,中芯国际智妙手机、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营业收入占比与2024年Q4相比基础持平,而工业与汽车收入占比环比提升明显,至9.6%。这或与公司正在新动力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的产能结构紧密相干。例如,天津西青厂专攻车规芯片,上海临港新厂聚焦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这些战略结构正正在转化为实际收入。
尽管财报数据亮眼,但中芯国际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的35.7亿元转为-11.7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从29.23亿元大幅增至52.84亿元,客户回款周期延伸致使资金链承压。
从行业层面来看,2025年一季度环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8.8%至1677亿美元,但环比下降2.8%,呈现季节性波动。AI、HBM和先进封装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消费电子需求温柔苏醒,汽车芯片市场依然疲软。中芯国际凭借成熟制程劣势,以6%的市场份额稳居环球第三,但面临联电、世界先进等台湾代工厂的价格竞争,28nm工艺价格降幅估计超10%。
对于第二季度,赵海军给出谨慎指引,估计收入环比下降4%-6%,毛利率降至18%-20%。这主如果因为消费电子客户提前拉货周期结束,和新增产能带来的折旧压力。中芯国际表示,下半年将聚焦“提升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拓展AI边缘计算等新兴市场来对冲周期波动。
以后,中芯国际正处于技能突破与地缘风险交织的关键阶段。公司正在先进封装技能上获得的突破(如CoWoS等效方案),为承接AI芯片订单带来了大概。然而,美国将半导体关税从25%提升至50%的政策,大概直接影响其国际营业拓展。
不过,赵海军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美国关税对工业界特别是半导体代工行业的直接影响非常小,不足一个百分点。目前双方仍处于谈判阶段,人人对此抱有美好期望,认为情况会比现正在进一步恶化。从工厂和采购层面来看,半导体行业代工行业完全可以或许消化关税影响。一方面,通过谈判,很多关税部分有望达成和解并得到免除;另一方面,多元化的供应形式也使得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被进一步削弱。
“随着海内产业链转换加速,市场开释出众多机遇,但也面临同业竞争加重、产品价格下滑的难题,这些问题同样是行业共性。”赵海军正在业绩说明会末了夸大,“提升应变与抗风险能力,关键正在于保持战略定力,深耕主业、稳扎稳打。”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