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作者 | 源媒汇 谢春生
作者 | 源媒汇 谢春生
6000亿市值的家电巨头,也打不赢小家电战斗。
近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对媒透露,去年,小米总裁卢伟冰前往美的,并通过PPT展现了小米在手机、汽车和大家电范畴的未来发展蓝图,个中大家电范畴要在三年内跻身中国头部,进入前三。
方洪波表示:“我当时差一点就想问,美的、格力、海尔,你想把哪一家挤下去?”
数据表现,2024年,小米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产物出货量分别超680万台、超270万台和超190万台,同比增速分别超50%、超30%和超45%。而上述三款大家电产物出货量也均创下小米历史新高。
迅猛的增速,让外界直呼小米快将“副业”干成“主业”了。
在大家电范畴,美的、格力与海尔“三足鼎峙”的市场局面已保持多年,不论是业内还是外界也都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存在。小米的突然出现,不但疾速扯开了一道口子,拿下一定市场份额并站稳脚根,而今又扬言要打破这样的格局跻身前列,无疑让传统家电巨头们感觉到了猛烈的合作压力。
展开剩余 88 %面对来势汹汹的小米,与格力董明珠的连番炮轰、怒怼不同,方洪波的态度显得颇为耐人寻味。
“战术上我重视小米,但战略上我并不畏惧小米进来。”方洪波谈到,“很长一段时间,家电行业的格局有点固化了,大家甘于现有格局,相安无事,小米进来对家电行业是功德。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我们刚做了三份研讨小米报告,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字,我们一路赓续地在学习它。”
所谓“亲信知彼,百战不殆”,深入了解对手后,美的一方面在高端产物范畴持续发力,提升产物附加值;另外一方面,针对小米高性价比的产物路线,美的通过华凌等子品牌守住中低端市场份额。
“我不能坐视小米蚕食这个市场而不回响反映,我要往下走,拼本钱,要跟他们干。”方洪波说道。
一边是大家电业务面对小米扰乱,另外一边被裹挟入场的小家电业务却发展不尽善尽美。尤其是近来被传“换帅”一事,将美的小家电业务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被小家电搞破防
近日,有消息称,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总裁徐旻锋现在已是去职状态,总裁一职由许平平接任。
天眼查表现,自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底,徐旻锋已连续卸任10余家美的系相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等高层职务,现在仅担任广东美的卡菲咖啡机制作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公开材料表现,徐旻锋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便到场美的,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从车间主任到事业部总裁,从厨房电器、热水器到生活电器,徐旻锋几乎把美的小家电板块的核心管理岗都干了一遍,早年他更被誉为“美的最年青车间主任”。
只是,老将徐旻锋也没能在小家电业务上,为美的力挽狂澜。
据综合报道,自2002年起,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总裁之位,相继由黄健、甄少强、李国林、傅蔚、徐旻锋等掌舵。高层人变乱动频繁,也直接致使美的在小家电业务战略上较为摇摆。
早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方洪波就承认,美的小家电业务被裹挟入场,存在战略错误。新冠疫情期间,小家电市场爆发,美的各事业部也进行快速跟进,但由于不擅长或体系体例性因素,致使进展不顺。例如氛围炸锅,方洪波直言其体系体例性本钱太高。
彼时,美的关停并转了900多个SKU(库存量单元),这些业务合计亏损2000多万元。这并不是美的首次“瘦身”,2012年美的就曾增添产物型号,停止多个亏损品类运营。
同时,方洪波承认,美切实其实实没有能力搞小家电,“我们今年减少了那些亏损的、做不起来的、看不到进展的业务……包含小家电,2022年我们关了一批,还不敷,我们没能力搞那些小的。市场上有小熊、北鼎,他们公司小,本钱低。我们体系体例性本钱太高,搞不过这些新型企业。家电业务我们许多也在减SKU,非核心业务更是要关停并转、出清冗余。”
站到变革的十字路口
美的在小家电业务上的成绩,还体现在产物与渠道方面。
产物上,美的虽具有众多款式,但缺乏景象级爆款,市占率、增速及用户评价在部分品类上落后于竞品;渠道运营上,美的在新兴渠道如抖音的私域流量运营和内容营销进展迟钝,难以触达年青消费群体。
反观异样布局了小家电业务的海尔与格力,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海尔在小家电范畴通过场景化布局,以智慧厨房、智慧浴室等场景为核心,整合各种小家电产物,打造全场景解决方案,实现差同化合作。
格力虽在小家电业务上起步较晚,但作为企业多元化布局的一部分,其凭借在空调范畴积累的技能和品牌优势,在小家电市场也逐渐崭露锋芒。此外,格力通过专卖店品牌进级为“董明珠健康家”,进行全品类售卖,进一步拓展了贩卖渠道,有益于提高市占率。
不过,源媒汇注重到,过去几年,三大家电巨头并没有单独公布小家电业务的营收环境。可见,从大家电市场奔袭而来的巨头们,均未能在新疆场制造新荣光。大概正如偕行们所言,大家电的经验究竟是撬不开小家电市场。
抛开产物因素,行业不景气,也是美的在小家电范畴遇挫的一大关键因素。
比年来,小家电市场的发展态势急转直下。以厨小电为代表,2023年至2024年,市场批发额接连下滑。奥维云网数据表现,2024年厨房小家电整体批发额为609亿元,同比下降0.8%。曾备受追捧的爆款产物,如氛围炸锅、破壁机等,市场渗出率疾速饱和,不再是拉动行业增进的强劲动力。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回归感性。在经历了小家电热潮后,消费者不再盲目跟风采办,对产物的挑选越发谨慎,越发注重产物的有用性、品质和性价比。
从供给端来看,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颠簸使得生产本钱居高不下,而市场合作的日趋猛烈又致使产物价格难以提升,企业利润空间被严峻紧缩。老牌小家电企业九阳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其营业、净利润已连续四年同比双降。
不久前,九阳总经理郭浪因小我私家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间隔他2022年底上任还不到三年时间。其小我私家年薪也随着九阳业绩的下滑,从492万元降至280万元。
此外,像小熊电器、北鼎股分等垂类小家电头部企业,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市场下行,让头部企业的合作变得愈发白热化。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品牌,在各个层面展开猛烈角逐。
为了拿下更大的市场份额稳住脚根,各企业在产物立异上绞尽脑汁,赓续推出新功效、新款式的小家电。例如智能小家电,实现近程操纵、智能互联等功效,试图吸收消费者的眼光;多功效集成小家电,则将多种厨房功效集成于一体,满意消费者对厨房空间的多样需求。但这类立异并不是一帆风顺,技能瓶颈和高昂的研发本钱成为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
云云情形下,美的小家电业务和整个行业都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而许平平代替徐旻锋出任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新总裁,可否打破僵局尚未可知。
巨头们的守卫战
小家电业务充斥不确定性面前,美的也将眼光对准第二增进曲线——布局ToB业务,涵盖工业技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智能修建科技等范畴。
财报数据表现,2025年一季度,美的实现营收1278.39亿元,同比增进20.49%;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进38.02%。
具体来看,美的ToB 业务成增进核心引擎。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动力与工业技能营收111亿元,增进45%,车规级热管理部件进入特斯拉、比亚迪供给链,储能业务加速落地;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73亿元,增进9%,库卡中国机器人接单同比增进超35%。
即使云云,稳健的大家电业务才是美的一切底气来源。
奥维云网数据表现,在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台式电烤箱、电磁炉、电暖器、电电扇、电热水壶、氛围炸锅9个品类,美的系产物在海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
故意思的是,在家用空调线上市场,格力异样号称“第一”。奥维云网数据表现,2024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批发额份额为25.40%,位居行业第一。
这不禁让外界联想到开篇提及的“小米欲进前三想挤掉谁”的话题上。
从营收下去看,家电三巨头中,美的和海尔均远胜格力。加上格力多元化进展迟钝、海外布局保守,冰洗品类合作力绝对不足,过分依赖空调单一品类,在面对小米等新兴权势的多元化打击时,抗风险能力绝对较弱。
不过,格力也在积极寻求冲破,如在智能家居联动、商用空调市场等偏向发力,同时进行渠道革新,拓展线上渠道和新批发模式。
反观别的两家,美的的优势是范围大,全品类布局完善,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范畴均有较强气力,且通过收购整合等在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也有不错表现,供给链管理和智能制作程度较高。
面对小米的合作,固然可能存在多线作战简单分散资源的成绩,但美的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如前所述,其通过研讨小米的优势,积极优化产物布局,提降低端产物附加值。
海尔的优势在于高端化战略,其卡萨帝品牌在高端大家电市场,如冰箱、洗衣机等范畴占有领先地位,全球化布局深入,海外市场营收占比高。海内下沉市场渗出率虽是海尔的薄弱项,但凭借较为完善的智慧家庭生态布局,通过场景化营销绑定用户,有望在未来合作中逆转局势。
综上,凭借互联网思维、高性价比产物和壮大的物联网技能在家电市场疾速突起的小米,其大家电市占率固然赓续爬升,但在家电品类上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市场冲破困难,部分产物依赖代工,在品控和技能积累上与传统巨头相比还有差距。
总体而言,家电三巨头在大家电范畴都有各自的核心合作力和市场份额,基本深挚。小米固然发展疾速,但要挤掉三巨头中的任何一家都不简单。针对谁有可能被挤出“前三”的话题,源媒汇向美的、海尔、格力发去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包含家电行业在内,未来的市场合作将是技能、生态、品牌、渠道等多方面的综合较量,各方都有机会通过施展自身优势、弥补短板来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