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水产近期正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经过聚焦大单品计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款式、研发聚焦爆品、聚焦食品主业等方式打造未来盈利点。多项措施背后,是国联水产连亏六年待增的业绩。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则揭开了其收入核算不准、内控存正在缺陷等系列漏洞。
从全产业链布局到瘦身聚焦食品主业,从押注小龙虾风口到叫停相干扩建项目,国联水产的“断臂”能否换来重返盈利期的重生?
净利润连亏六年
2025年5月,国联水产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26.16%;实现净利润约-7.42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9.62%的亏损幅度。
国联水产指出,营收下降首要是因贸易类的产品和市场受影响较大;净利润亏损扩大首要是因全球经济背景下,水产行业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情势及贸易关税的持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宇不佳、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公司计提较大资产减值等因素,全年出现较大亏损。
对于正在全球供应链不波动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原材料的波动供应而且控制成本,国联水产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布局全球供应链,正在全球首要对虾等水产品主产区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深挖国内养殖水产品品种潜力,平衡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波动性。
展开剩余 84 %现实上,这已是国联水产亏损的第六年。就增减情况而言,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时间内,国联水产五年都处于营收、净利双降田地,仅2022年业绩出现短暂回温。针对投资者体贴的未来盈利点,国联水产回应称,下一步,公司将正在生产端聚焦“321大单品”计谋,即前三大单品离别占营收30%、20%、10%以上,狠抓生产端邃密化管理和工场降本增效;销售端优化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款式,持续推进全渠道营销,继续扩大销售范围,提升营销端范围效益;研发端将继续创新,聚焦普适性强、质料波动的爆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升级产业链,战略聚焦食品主业,剥离上游板块,轻装上阵,减轻上游板块对公司资金链的负担。
“公司前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但是上游业务对公司产业链没无形成综合优势,反而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拖累”,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当下的战略发展偏向是进一步聚焦食品主业,正在水产食品研发、加工、营销环节深耕。年报显示,继前期剥离种苗、养殖等业务后,国联水产正在2024年继续剥离饲料业务。从结果来看,2024年,国联水产94.80%的营收来自水产食品行业,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另有0.85%为其他行业营收。
叫停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年报中,国联水产将自身首要产品分为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全球海产精选类,并将虾饺、烤鱼、小龙虾、黑鱼片称为公司预制菜的“四大主力”。
为扩至公司水产品深加工的产能,满足日趋增进的市场需求,国联水产曾计划募资10亿元,一半用于投入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的建设,该笔定增终究正在2022年12月落地。
材料显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总投资约6.02亿元,其中5亿元来自前述募集资金,计划建设期为12个月。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国联水产表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系公司连系其时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向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保持优越发展势头,小龙虾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创新高,企业数量超过1.7万家。小龙虾市场范围从2016年的1466.10亿元增进到2020年的3448.46亿元,年均复合增进率为23.84%,已成为其时我国最火爆的餐饮和网红食品之一。为满足市场范围日趋增进的需求,同时办理小龙虾季节性问题,公司需要建设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扩大小龙虾深加工产品的产能,让消费者正在旺季也能够吃到口感好、风味佳的熟食小龙虾产品,同时抓住市场机遇,巩固和提高公司正在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月18日完成项目建设,但正在2023年底延期至2026年1月17日完工。不外截至2025年3月底,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正式建设仅投入募集资金3887.69万元,不敷原计划的10%。
2025年4月,国联水产公告称,项目筹建之初正值小龙虾热度赓续攀升,产业出现爆发式增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之际。但近年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小龙虾热度减退、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预制菜市场繁荣度减退。公司现有生产线产能负荷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能能够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因此经审慎考虑,公司拟停止该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并将上述剩余募集资金永远补充流动资金,从而提高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本设置。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以自有资金投资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2023年年报被查出七项问题
业绩增进难题待解、募投项目停止之际,国联水产还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查出2023年年报存正在收入核算不精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精确、固定资产减值不充分、内部控制不范例、年度前五大客户情况披露不精确、内幕信息管理不范例七项问题,并于2025年4月底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就收入核算而言,国联水产2023年供港业务全部路段运输均由上游供应商负担,公司实际控制商品时间短,运输历程中,实际由上游供应商间接负担商品损耗风险。故而,正在供港业务中,公司应当被认定为代理人按照净额法核算,但实际却采用了总额法核算。
别的,根据销售合同商定,货物控制权均应正在经销商实际提货时发生转移,即国联水产开出发货单,正在客户已提取货物或物流公司已提取货物时进行确认收入。但是2023年,国联水产对经销商自提模式下的部分销售业务,实际是按照形式上的出库时点确认收入,相干货物出库后,并未转移存放地点,出现了提前确认收入的违规情况。
国联水产的内控、信披缺陷也正在本次检查中裸显露来。广东证监局指出,国联水产推销业务相干内控执行不合规,活鲜水产品推销未留存业务原始托付单据。库存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存货实际出入库管理历程中,无书面纪录各区域存放的存货品种、数量、日期等,仅经过人工管理,影响存货有效管理及核算的精确性;未能精确收罗存货实际库龄情况,而是以存货收发存表为基础模拟计算存货库龄,与实际存货状态不符。SAP系统存正在账号共享且没法明白共享账号的全部实际持有人、非实名账户,部分用户不恰当地拥有与岗位职责不符的系统权限、普通用户持有通用保护等IT专属权限等系统权限问题。
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中,前三名由同一人控制。而国联水产未合并披露与相干客户的交易,导致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情况不精确。
别的,国联水产2023年年报等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由证券部登记,相干知情人均未签字确认,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广东证监局认为,李忠作为国联水产董事长、总经理,樊春花作为财务总监,梁永振作为董事会秘书,未按照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首要责任。基于上述违规行为,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国联水产采用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掏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指出公司应对相干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于收到决定书30日内完成整改,向广东证监局报送公司整改及内部问责情况呈报,并抄报深圳证券交易所。
“很难说上市公司不清楚被监管处罚的风险”,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十余年的企业,本次国联水产的多项违规行为都和财务业绩挂钩,不排除当初正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面对没法改变的晦气局面,出于波动股价等利益考虑,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像存货出入库仅经过人工管理,无书面纪录等行为都可能涉及财务数据不真实,没法进行审计核实,造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疑,威逼投资者利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国联水产现在已发布前期管帐不对改正及追溯调整公告,将2021年-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调减为43.61亿元、48.49亿元、46.17亿元,改正幅度为-1.13亿元、-2.65亿元、-2.92亿元;将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调减为30.96亿元、32.42亿元、30.17亿元,改正幅度为-6829.46万元、-1.5亿元、-2.06亿元。2024年年报中,国联水产表示,为更严谨地执行收入准则,已将2021年-2023年部分鲜活贸易业务的收入确认要领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围绕当初为何正在财务方面出现多项疏漏,公司后续将如何加强内控管理、提振业绩等情况,新京报记者致电国联水产,并依据要求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尚未获得回复。而正在相干公告中,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及相干责任人充分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将组织相干责任人员加强对相干执法法规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范例运作意识及水平,并提升管帐核算的专业性和范例性,增进公司持续、健康、波动发展。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