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4 08:45:45
  • 阅读(4910)
  • 评论(3)
  • 昨天在北京召开的天下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上海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主体受到表彰。

    个中,黄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宝山区获评第七届天下文明城区,上海的天下文明城区总数达到15个。闵行区马桥镇等50个村镇被评为第七届天下文明村镇,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央等127家单元被评为第七届天下文明单元,华东师范大学等20所学校被评为第三届天下文明校园,22户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天下文明家庭。王育竹、彭卫被评为第九届天下道德圭臬尺度,8人获提名奖。

    累累硕果得来不易。近年来,上海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治理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为城市发展注入正能量、增添暖色调、激发精气神。

    创建工作做进群众心里

    近年来,上海发挥天下文明城区创建龙头带动作用,倾听市民群众呼声,连续深化“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全市各区、各街镇用心、用情、用力,努力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成绩,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也成为暖民气、聚民气的过程。

    作为流经普陀区万里街道的重要水道,本来大场浦河沿岸绿化资源封闭,两岸通行不便,住民前往各贸易区、公共服务办法存在难题。随着街道将“大场浦河便民通道”归入街镇级“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实事项目,一边听建议,一边调整方案,空间断点被一一打通。往常,大场浦河沿岸设置了很多美观实用的智能化景观小品,沿河步道成了住民家门口的打卡点。

    展开剩余 72 %

    尺度化菜市场进级改造,也被普陀区归入了“文明城区,创建为民”的实事项目。在改造后的高陵集市,住民在买菜之外还可以享受到老人日间照料、社区食堂、儿童成长中央、社区大舞台等便民办法,一站式满足老、中、青、幼不同需求。

    雷同的案例不胜罗列。近3年来,各区、各街镇促进落实文明创建为民实事超1600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供给服务人民,推动解决基层关心、群众关注的成绩,把创建工作做进群众心里。

    推动城市治理能力进级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这些年来,文明创建工作已成为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上海针对创建中的各类重点和难点成绩,从群众感受和体验出发,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充足运用精神的力量、文明的力量、情绪的力量,构成善治的力量。

    今年5月1日,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迎来大客流考验,作为出名国内外的旅游景区,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张“金咭片”,如何保持有序、洁净、文明的旅游购物环境?黄浦区城运中央根据视频监控、热力图等监测对象实时共享信息,一线环卫力量在“人流波峰”向部分路段临时投放干湿垃圾桶、大容量移动收集车等办法设备,在“人流波谷”添加清运频次,确保全时段、地毯式的高尺度保洁,维持了“席地可坐”的保洁尺度。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的支撑,跨门营业、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电动车上楼等不文明景象,得以在最短时间内精准发明、处置或预防。零碎的“算法”成了城市治理的“办法”。

    轨道交通9号线小南门站邻近很多滨江沿线企业,周边一度成为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重灾区。依赖街道搭台、部门助力、网格支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该区域划设电子围栏禁停区,设立集中停车区域,完成了“巡查发明快响应、企业处置快到位、整改反馈快闭环”,达到群众利益诉求与街区高效管理的平衡。

    往常,市民只需打开手机,就能将看到的成绩实时上报,构成了“到处查、随手拍、及时办”的高效参与模式,完成了创建由传统的依赖体系体例动员为主向共治化社会参与的转变。

    激发向上向善向美力量

    在文明创建过程当中,全市各区、各街镇坚持成风化人、以文明人,不断深入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今年,王育竹、彭卫获评第九届天下道德圭臬尺度,上海另有8人获第九届天下道德圭臬尺度提名奖。2007年以来,上海已有14人获天下道德圭臬尺度声誉称呼、75人次获天下道德圭臬尺度提名奖。以先进典型代表为首要抓手,上海连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推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氛围。

    193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老师在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时提出“小老师制”,往常宝山区为其注入新的期间内涵,发起“社区小老师”志愿服务项目。孩子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社区,参与楼道清理、垃圾分类、关爱老人等社会治理公益流动。目前,该项目已吸收487个社区的近8万名少先队员报到服务,还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带动11万余名家长成为社区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9000场。

    别的,上海还不断立异形式,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特点,展示文明建设成效;推出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搭建舞台让群众担当主角,讲述共建共享人民城市和建设城市文明的身边故事。

    今年,乒乓球奥运冠军樊振东担任首位城市文明大使,上海城市文明形象迅速成为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焦点。全市4000多家文明单元还参与了“学思想 见行动”主题流动,构成1500多个工作案例。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介绍,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深化促进从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着力突出人民性、强化零碎性、提升有效性,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气象新局面,连续推动城市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记者 吴頔)

    公布于:北京市
    3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