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行走于当下的包头,不唯一阴山与黄河环绕交汇的汹涌,赛汗塔拉穿城而栖的惬意,透过大街小巷、百姓生活的细微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理念无处不在。
看力度,从打通“断头路”,到改造“夹心房”,以重点民生实事为引领,“惠民有感”的含金量一直在提拔。
看精度,从增加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到关爱“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在问计不同群体、细化民生办法的过程当中,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被用心关注、用情办理。
看温度,从“温暖工程”为冬天增添的热能,到“一米高度”的儿童敌对视角,于衣食住行细微处,公共办事的普惠度、包容性持续增强。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包头这座以钢铁铸就辉煌的老工业基地,正觉得民情怀为笔,以民生实事为墨,不断回应群众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书写“群众之问”的簇新答卷。
一、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才能看见民之所需。
“您好,我是包头市收集群众工作中心,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关注并转办至相干部门。”
展开盈余 89 %2024年起,一个头像为“三鹿”标志的“官V”频繁出现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主动收集网友的吐槽、建议、赞扬。
这个“官V”的出现让包头的网友欣喜不已,收集天下里的小声响不仅被官方主动关注、知心回应,更能在短时间内无效办理。
从弘扬“四下基层”的良好作风,到学习运用“万万工程”经验,基层党员干部深切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群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进步。
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详细实践中,包头顺应群众网上诉求点多、面广、量大的新趋向新特点,围绕将党的群众路线拓展到收集空间重点发力。作为群众工作改革的一项紧张措施,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推动,在对相干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要扎实做好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积极通过收集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忧。
2023年12月,包头市在全国首创建立网上群众工作专门机构——包头市收集群众工作中心。该中心在“云端”和“线下”周全收集观点诉求、切实办理问题困难的做法,让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传统在收集空间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数据表现,2024年,包头市收集群众工作中心共收集相干网上信息11266件。在这些民生问题中,有水电热气的柴米油盐,也有人人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出行等问题。
二、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捉住什么、推进什么。
在群众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大事”中,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文明是乡村的根脉。
包头的乡村底蕴深厚、文明资源丰富,特殊的区位优势让这座乡村犹如一座文明富矿。特别在教育、医疗奇迹上,起步早、基础好,资源富集。但从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文明等公共办事,下转04
上接01 群众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础”“基础”的范畴,越发注意生活品质和精神滋养。
为在发展中更好完成广大群众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办事、更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的期待,包头聚力打造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文明高地“三个高地”的改革实践应运而生。
2023年5月至11月,包头市委、市当局先后出台《关于周全打造教育高地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实行意见》《关于周全打造医疗高地的实行意见》《关于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高地的实行意见》,以改革之力回应群众之需。
但就像一个小基数者对身体线条进行雕刻的难度,要远超一个想减重的大基数者的难度。包头教育、医疗资源均衡,文明资源丰厚,但想突破有“高原”、少“高峰”的基础市情,“保守治疗”肯定行欠亨,改革这把“手术刀”必须直抵问题最痛处。
在医疗领域,为整合医疗气力、优化资源配置,市中心医院与市第八医院周全整合,这项办法为接下来各医院凸起优势、错位发展供应了借鉴范本。与此同时,包头建立了5个紧密型乡村医疗集团,将1/3门诊号源和1/4住院床位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在教育领域,包头结成城乡黉舍教育发展相助共同体72个,覆盖成员黉舍233所,100%完成优质校与软弱校结对;在文明领域,推动“文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对闲置、低效资产进行无效盘活,“石榴花开主题园”“天下黄河第一村”“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明街区”“包棉1958”等项目成为人气、商气聚集地。
特别在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推动乡村内涵式发展方面,包头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处着眼,坚持市场化运作、轻量化投资,以最小投入、最优匹配改变了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减轻了财政支出压力,用党和当局带头过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包头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不仅之内涵式发展看久远、看未来,更聚焦那些关乎群众当下幸福感的“关键大事”。
位于昆都仑区的阿尔丁植物园日均1.5万人入园,节假日可达3万人,这个乡村中的天然氧吧自开园以来一直是市民和游客的热门休闲健身目的地。
对市民游客来说,随着入园人数的日益增多,连接阿尔丁植物园器械两园的阿尔丁北大街,成了人们“沉醉式”游园的妨碍;对于通行于阿尔丁大街上的车辆来说,司机行驶于这段路上总要格外小心驾驶,避让穿行于两园间的路人。
“能够架设天桥吗?”“如果有过街天桥就好了。”……这个微心愿、小期盼,是群众的“大事”,确是党和当局的“要事”。
今年4月7日,包头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主持召开阿尔丁植物园过街天桥设计汇报会,明确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中完成市民的愿望,推进乡村更新。
“这么小的事也能关注到?”在人人为市委、市当局的这项办法发送点赞、爱心的表情包里,有网友这样留言,生活在包头,群众巨大的愿望诉求被领导干部关注意视,老百姓的“小确幸”让乡村发展既有高度更有温度。
把群众群众的大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走好群众路线,包头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不断培育树牢造福群众的政绩观,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要事、解难事、干实事、办急事、成好事的新气象。
三、聚焦“难而精确的事”,把看似干不成、过去干不成、他人干不成的事干成干好。
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项紧张工作做得扎实,就需要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发展结果更多更平正惠及全体群众。
包头火车站西侧,一片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林南平房区,像乡村的一块“伤疤”,曾是乡村发展进程中“被遗忘的角落”。几十年来,改变生活环境一直是林南群众的所愿、所盼、所需。
面对产权复杂、遗留问题多、改造难度大等问题,2024年初,包头市委、市当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林南平房区改造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
在对2024年1月至当年9月围绕林南平房区改造项目开展的工作专题会、推进会、调研等新闻报道进行梳理时,记者发现,一个高频词反复出现——“坚持优先安装”,即把安装住民放在主要地位,选择优质地段确保安装房先行规划、先行建设。
在这一工作准绳下,领导干部从当年2月初最先一家一户摸排、摸底听想法诉求,4月15日,安装房建设周全开工。当年9月,林南平房区改造项目首栋回迁房封顶。
200多个昼夜,领导干部同群众站在一路、想在一路、干在一路,改造工作的推进比预期的难度要小很多,受欢迎程度比预想要大很多。
时间离开2023年国庆假期前夕,复兴大街主桥、赛汗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这是包头首条乡村快速路。
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驶过通车大门,道路沿线住民用多个“没想到”说着眼前的变化,“没想到这条老路能变成快速路。”
复兴大街的前身,道路狭窄,路况不佳,每逢上下班高峰期,车辆拥堵不胜,群众对在多城区之间增设一条能贯通畅行道路的需求非常猛烈。
项目自当年4月12日开工后,各有关部门科学组织、并联功课、立体推进、交叉施工,用时5个多月完成了原设计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程建设项目。道路建设上的“包头速度”“包头力度”让路顺了,更让老百姓上班回家的心顺了。
“一想到每天上下班经过的路是自己亲自到场建设的,就感到无比自满与自豪。”道路通车后,一名驻扎项目一线的女干部,载着百口人通行在这条畅通大道上,那些因奋战项目工期不能回家陪伴家人孩子的亏欠,随风而散。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一件件暖民气、解民忧的民生实事,不仅让群众有获得感,更锻强了一支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标准和追求的干队伍伍。
在树立“有解思维”、进步工作标准、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准绳下,包头的领导干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义务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举措力,不断以好作风奋发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博得民气,把一件件看似干不成、过去干不成、他人干不成的事干成干好,在“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中完成了乡村发展与民气凝聚的双赢。
4、为民办实事,办得实不实?办得好欠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2024年4月15日,林南平房区改造安装房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简短的开工仪式后,自发而来的林南平房区住民们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紧紧围住,坚持要和前来向人人道喜的领导干部逐一握手致谢。
人人指着新家的方向说着期盼,有的群众眼角潮湿不禁感慨:“党和当局的这件民生实事让林南变了,让我们的生活也变了。”
开工现场,紧紧握住的双手、高高竖起的大拇指,是群众对党和当局的最高褒奖。
2025年春节,市委、市当局主要领导同志离开青山区六合成“夹心房”安装小区回迁住民杨立超的新家,为他和家人送上新春问候。
杨立超早早包好饺子,备了一桌家常菜,和市领导围坐在一路边吃边畅聊生活变化。电视柜上,一张老旧夹心房和新社区对比的照片引发了人人的关注。
“现在听到要拆迁时,左邻右舍都觉得这‘夹心房’已经放了20多年了,不可能再拆了。没想到拆得那么快、政策那么人性化,更没想到能这么快就把新房子建好而且完成‘交房即交证’。”杨立超动情地说,人人的安居梦终于在此刻完成。
2024年,民族西路南延工程主路通车。通车后的第一时间,周边的住民群众自发组织了庆祝流动,到场项目建设的干部表示,本来只想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但现场来了两三千人。
“送孩子不用再专门早起半小时了”“救护车、消防车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了”,锣鼓声里、欢笑声中,老百姓用最间接、最爽快的方式抒发心中的喜悦。
踏上簇新征程,面对更高挑战,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必须脚扎实地、久久为功。
今年以来,包头先后召开打造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文明高地座谈会,围绕这三个紧张民生领域怎样从1.0建构,2.0提拔,到更高版本进化持续发力,让群众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正如黄河湿地公园里振翅的白鹭,包头在回应“群众之问”的实践中印证着:只需根植群众沃土,发展的枝叶必将越发茂盛。(记者 娜默热)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