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人大常委会以“小切口”做实监视“大文章”,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理论。
变“群众呼声”为“监视清单”
当前,台前县60岁以上老人有6.03万人,茕居、空巢老人“做饭难、吃饭愁” 问题日益凸显。老年助餐服务既是办理老人“吃饭难”问题的有效手段,还是丈量一座城市民生温度的“标尺”。
今年以来,台前县人大常委会正在做好去年养老服务三级联动后续监视的基础上,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难题,紧盯老年助餐选址是否科学、资金保证是否到位等问题,将全县分别为11个监视网格,7名人大县级领导带队,通过“四没有两直”监视法,直插基层,问需求、问难题,听建议、讲政策,看代价公示、看就餐记录、看补贴落实,共排查梳理问题清单4类12项,精准破译老人用餐需求密码,推进政府把“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
河南省台前县城关镇老年助餐点尚庄村幸运食堂(张承帅 摄)
展开剩余 59 %从“等建议”到“找问题”
今年以来,台前县人大常委会横向探索建立“五维协同”监视机制,即“人大+县委、县政府督查服务中央+民政+市场羁系+消防平安”五路并进、同频共振,催促政府打造幸运餐、平安餐、舒心餐。
建立联席集会制度,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由“单兵作战”向“零碎集成”转变。纵向深化州里(街道)人大联效果制,针对乡村助餐基础薄弱问题,运用专题调研、跟踪问效等方式,催促开展更贴民意的助餐服务。
针对黄河滩区迁建小区无助餐点的问题,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行使闲置商业门面房,无偿提供场地或适当减免房钱等政策,推进黄河故里父老食堂启动建设。
侯庙镇老人向开展万人问卷观察的代表反映,希望可以正在助餐点吃到手擀面这些家常菜,如今各助餐点的菜单上都推出了“家乡滋味”的特点餐。
以“监视护航”促“惠民实招”
台前县以覆盖全县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为平台,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担任助餐服务监视员,主动深切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调研,紧盯助餐点建设运营管理、食品平安等关键环节,每周体验一次用餐、每个月到场一次帮厨、每季组织一次餐桌议事会,听取群众心声,梳理问题清单,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形成“一乡一品”。
如今,走进台前县各老年助餐点,干净整齐的用餐情况、养分均衡的“父老套餐”、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让老人们感觉到“舌尖上的幸运”。更令人欣喜的是,人大代表持续跟进服务质量,通过设立“助餐服务看法箱”、群众“码上说”助餐代表“马上办”等方式,确保助餐服务始终“暖胃更暖心”。
“群众关怀正在哪里,人大的监视触角就延长到哪里。” 台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艳虹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人大职能感化,让老年助餐服务成为温暖民心的‘幸运工程’。”(来源:濮阳市台前县委宣扬部)
公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