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4:51:20
  • 阅读(7281)
  • 评论(44)
  • 近期,阳光保险集团(股票代码:06963.HK)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阳光资产拟发动设立全资基金经管公司,并筹备成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用名),总规模达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据悉,该基金投资范围覆盖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指数ETF。

    事实上,这正是近年来险资积极入市的一个缩影,其面前没有止是行业相应政策号召的集体选择,也是险资通过权益市场为实体经济和保险公司自身带来深层价值的战略路径。

    一、险资入市成趋势,政策驱动与行业共振

    据了解,阳光保险此次布局私募证券基金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去年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试点成立保险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之际,阳光保险就已开始紧密跟踪,结合公司情况深入研讨。

    去年9月,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随后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革新试点,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为相应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支持资本市场连续妥当发展,阳光保险第一时间作出基金设立的申请。

    其实除阳光保险外,还有多家险企也参与到长期投资布局中。据公开资料,停止目前已有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革新试点启动:

    展开盈余 78 %

    上述提及的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作为首批试点险企,其共同成立的基金已于今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

    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在今年1月获批以契约型基金方式参与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520亿元。此次阳光保险拟设立新基金正是对革新试点的详细落实;

    3月初,人保寿险、中国人寿(二期)、太平人寿、新华保险(二期)、安然人寿等五家机构也获批参与第二批试点,合计规模600亿元;

    别的,中国人寿于日前宣布获批参与第三批试点。

    今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宣布,拟将再批复600亿元,以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届时,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将扩增至2220亿元。

    近年来,为指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服务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监管部门围绕“长钱长投”目标,没有仅采取试点扩容举措,还通过监管松绑、考核优化、规则适配等政策组合拳,系统性推动险资入市。

    比如,将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5%;对国有保险公司谋划绩效全面执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昔时度考核权重没有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没有低于60%;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国金证券预计,若各险企未来3年每一年增配1pct-1.5pct权益资产,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8千亿元,且在低利率背景下,以股息补票息是险资的必然选择,预计会增配高股息板块规模。

    保险公司作为高股息板块的紧张代表,明显会优先受益。同时,跟着各路中长期资金入市步调加快,权益市场支撑力加强有望提振险企投资端表现。

    政策与市场的共振,使得险资入市从“主动相应”转向“自动配置”,险资有望进一步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与实体经济“助推器”,完成“市场稳定-家当升级-险资增值”的良性轮回。

    二、跨市场协同与长期价值深耕

    阳光保险在权益市场的布局并非首次。

    2025年1月,其旗下阳光人寿通过“宸曦双赢私募股权基金”向战略性新兴家当注入资金,聚焦家当早期孵化。同时,据公开资料,阳光保险目前已布局两支专注于科技创新投资偏向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金额约12亿元。

    多年来,阳光保险以股权投资方式没有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家当、先进制造业、新型底子办法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家当升级和经济绿色化转型发展等,支持培养相关企业,无效推动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次二级市场基金的设立,阳光则将投资重心集中在成熟期标的,其锚定沪深300及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既符合险资长期资金属性对流动性、稳定性的需求,也深度相应监管层对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建设的战略指引。

    详细来看,阳光保险设立和投资证券私募基金,可以发挥公司多年积存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妥当投资经验,通过投资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属性的股票,指导资金流向具有长期增进潜力的优质企业,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结构,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康健发展。

    这类分层布局标志着阳光保险形成“一级市场培养创新企业+二级市场支持成熟企业”的完备链条,没有仅通过跨市场、跨阶段的资产组合分散风险,更以家当资本整合为核心逻辑,驱动被投企业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从而在低落波动的同时放大长期收益空间,亦发挥出保险资金“压舱石”的紧张功能。

    这一策略与公司近年来的权益投资脉络一脉相承:2020-2024年间,其权益类资产占比从17.6%提升至21.8%,股票投资比例大幅升至12.3%。

    结构优化面前是“研讨驱动、自动经管”原则的连续贯彻——通过严控估值安全边际、精选高股息价值股与优质成长股,构建攻守兼备的资产组合。

    2024年,该策略成效显著,权益类资产综合收益率大幅跑赢市场基准,推动集团总投资收益同比增进35.8%,印证了政策盈余与投资能力的共振效应。

    通过“全周期布局-策略适配-动态优化”的闭环,阳光保险没有仅完成了服务实体经济与获取妥当收益的双重目标,更在行业转型期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可连续发展奠定底子。

    三、结语

    阳光保险设立200亿元私募基金,既是相应“长钱长投”监管导向的必然选择,也是其深化资本市场参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一步。

    从行业视角看,险资入市已从政策试点演化为常态化的战略布局,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长期资金注入,险企既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也为自身开辟了收益增进与风险可控的新路径。

    未来,跟着试点进一步扩容,险资有望在资本市场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共荣。

    发布于:广东省
    5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