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岭 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台湾研究院教授
2025年对台工作会议于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列席会议并在讲话中首次提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局势”。不久之后,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其中所提出的涉台叙述也与今年有所不同。从2025年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来看,并未明白提到台湾二字,而是在主要工作回顾中说起“举行第七届两岸基层治理论坛、第十八届河洛文明钻研会”的内容。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相较于2024年的涉台叙述,有三点新变化。一是报告将“外来干预干与”调整为“外部势力干预干与”,提出“果断反对‘台独’破裂和外部势力干预干与”。这里明白点出未来对台工作的重点在于果断反对“台独”破裂分子与外部势力干预干与的“谋独”挑衅行动。我们要清楚,涉台外部势力是谁?就是美东方,他们并不乐见中国强盛。是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能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加强,祖国统一历程扎实促进,美东方打“台湾牌”的强度、力度和频度的不断升级,各种手段本领层见叠出,公然挑衅国际社会一其中国原则。注意,美国对华一直保持的是一其中国政策,这与中国始终保持的一其中国原则完全不同。怎么理解?美国对华一其中国政策,其核心在于:不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度,而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不与台湾当局“建交”。而我国保持的是一其中国原则。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抉择明白:天下上只有一其中国,台湾不是一个国度,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独一合法代表。1993年《台湾成绩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指出,天下上只有一其中国,台湾是中国弗成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独一合法政府。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外洋交部声明》明白指出,天下上只有一其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弗成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独一合法政府。一其中国原则获得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抉择确认,是国际干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广泛共识,是局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看到,美国对华一其中国政策随美国的战略需要而不断调整,虽明面上一直声称保持一其中国政策,但现实上却在不断提升美台“本色干系”,近期更是意图把台湾成绩“国际化”,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吝把台湾地区推入更深的险境。二是报告新增“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明交换合作制度和政策”,意味着两岸融合进展进入新阶段。以前,我们实施的是对台政策,现在上升到制度层面,体现在两岸经济文明交换合作制度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三是报告将“齐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调整为“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两字之差,体现的是精神上“齐心”到举措上“携手”的深化。我们要广泛团结台湾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干系向前进展、促进祖国统一历程。是以,“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局势”的意义重大。
展开盈余 77 %今天,我们就围绕“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局势”这一主题,探究三个方面成绩:第一个是涉台外部势力已现力不从心之势;第二个是两岸融合进展初现成效;第三个是祖国统一的窗口期已经出现。
一、涉台外部势力已现力不从心之势
近年来中国的进展使人瞩目,却也使得美国对自己的霸权地位忧心忡忡,不断炮制“中国威逼论”抹黑中国,并试图通过科技围堵、滥用制裁、金融遏制、贸易争端等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可以说,美国不肯看到中国进展,更不肯看到被统一之后的中国超越,是以,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试图用各种体式格局遏制中国进展、阻挠中国统一历程,而打“台湾牌”就是其长时候惯用手法。详细来看,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美国对华发动了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对中国企业华为、中兴等实施科技制裁,对华裔迷信家展开“中国举措设计”,同时还打了“香气扑鼻港牌”“台湾牌”“南海牌”“新疆人权牌”等。到拜登政府期间,延续上一届政府的对华遏制政策。再到目前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对华遏制政策进一步升级,不仅对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升级,要废除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干系地位,而且要求台湾当局供应更高的“保护费”,包括增加对美军购、加大对美半导体家当投资、深化两岸“脱钩断链”、加强两岸代价观对峙等。但是我们清醒看到,美国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极限施压举措,并不能阻挡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局势。可见,美国国力正走向衰落,对中国进展已现力不从心之势。
而这一点在美国军事安排上体现为,加大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台湾周边的军力安排。从历史和实践看,二战后美国在多个国度和地区发动的十几场外洋战争,基本上都是采取了同一种思路或是操弄,就是打着“国际道义”的旗号,用“维护天下和平”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来由发动战争,或是制作各种舆论和条件逼迫对方停战。那么现在,美国调整台海地区的军事安排,就是在针对中国做准备。因为美国知道,既有之军力安排不敷以对本日当中国形成威慑,因而积极向台海地区调兵遣将。因而可知,美国加大台海地区的军事安排,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军事力量的下降。对此,我们不能失落以轻心,更要提高警惕,面对美国的各种政治操弄与挑衅,不是要战略防御,不是跑,而是要进攻,但如何进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二、两岸融合进展初现成效
在推动两岸干系向前进展过程中,有两个观点需要掌控,一是推动两岸干系和平进展。这里的两岸干系指的是什么干系?是大海洋区和台湾地区的官方干系。也就是说,民进党当局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其中国,两岸干系便可以重回和平进展的正确轨道,共同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是以,要推动两岸干系和平进展,就要实现两岸官方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两岸和平进展政策落地收效。为此,希望台湾同胞能将保持一其中国原则的政治力量选下台,这样能力实现两岸良性互动。
二是推动两岸干系融合进展。主要指的是两岸在经济、文明等范畴的融合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进展了国度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两岸融合进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理论创新。以后,两岸融合进展是在两岸官方不通、民间交换不畅的条件下,大海洋区单向促进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大陆来工作、学习和生存,更多的台湾企业来大陆交换合作、投资进展,使他们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分享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蓬勃机遇。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进展新路 扶植两岸融合进展树模区的意见》发布。停止目前,树模区扶植起步有力、残局良好,为促进两岸干系和平进展作出贡献,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积累条件。因而可知,两岸融合进展大有可为。
尽管岛内政治空气紧张,但两岸社会、经济的融合进展却获得了可喜成效。两岸经贸往来频繁,大陆市场已然成为台湾经济进展的重要依托,台企台商在大陆的经营情况持续改善,愈来愈多的台湾同胞看到了大陆庞大的进展前景与机遇。特别是在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威逼下,很多台湾企业对于台湾的进展看不到希望。比如,2025年2月,特朗普曾威逼要对中国台湾生产的半导体、芯片等征收25%、50%,乃至100%的关税。3月,台积电宣布设计在美国再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生产和研发中心,并在未来几年再在美国扶植五个芯片工厂。同时,特朗普仍在不断加码,要求台积电投资增至2000亿美元。特朗普以关税高压,逼迫台积电在美投资建厂,强推“制作业回流”,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环球芯片家当主导地位,同时遏制我国芯片家当进展。然而在这类情况下,民进党当局仍对美国开出的各种苛刻条件照单全收,这使得很多台湾企业看不到希望,因而他们主动与大陆沟通,想到大陆进展。总的来说,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各种体式格局让台湾企业与大陆“脱钩断链”,加速外移,但愈来愈多的台胞台企还是主动选择到大陆就业、创业、进展,融入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历史历程。这类“用脚投票”的趋势日益显着,客观上推动了两岸融合进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大海洋区推出了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步伐,拓展了两岸各范畴交换合作,有力推动了两岸融合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赋予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同等待遇”。在台湾同胞层面,我们为台湾同胞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也就是台湾同胞的“身份证”,而且身份证编码法则与大陆的身份证同等,都是18位。为什么要为他们办身份证?因为台湾同胞与港澳同胞一样,都是中国公民,都具有中国国籍,为他们制发身份证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义务,而领不领这个证件,则是他们的权利。近年来,随着大陆的经济进展,惠台政策的深入促进,愈来愈多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申领了台湾居民居住证。然而,这恰是民进党当局不想看到的,他们对获得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极尽打压之能事。可他们越是打压,广大台湾同胞就越是抵抗,就越是不置信民进党当局编造的“台独”假话。在台资企业层面,包括统一、康师傅、永和大王等一些较早到大陆的台资企业,都进展得比较好,而且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进展,愈来愈多的台资企业愿意到大陆来投资、进展,可谓前景一片大好。但是注意,我们这里需要辨别一个观点,同等待遇与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能等量齐观。我们可以说,台湾同胞和台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但毫不能说他们享受国民待遇,或是超国民待遇,因为国民待遇与超国民待遇是针对国度而言的。如果在涉台成绩上用这两个词,就意味着支持“台独”破裂立场。我们要高度警惕这一点,始终保持一其中国原则。现实上,对于同等待遇,我们可以理解为入乡随俗,就是在城市就按照城市的待遇,在农村就按照农村的待遇。
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两岸融合进展初现成效,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干系向前进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历程。
三、祖国统一的窗口期已经出现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曾提出20世纪80年代三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但当时,因为各种原因,这个使命并未完成,而且随着时候的推移,实现的难度也愈来愈大。特别是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下台后大力推行“宪政改革”,从步伐性修正到本色性修订,触及“宪法”的诸多方面,对台湾的政治体制和权力分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带来了重重阻碍。为什么?台湾地区的“宪政改革”,改变了选举制度,使其“法源”和“权力泉源”产生了庞大变化。首先来看“法源”。台湾地区订定其他法律法规所依据的“法源”,就是他们至今仍在使用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法”,我们称之为“伪法统”“伪宪法”。1949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和肯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明白废除了“中华民国宪法”。这使其在大海洋区丧失了合法性,而并未在台湾地区丧失其合法性,所以这部“宪法”还是台湾地区最高政治文件。其次来看“权力泉源”。根据台湾地区有关法律法规,2300多万台湾人只能在所谓的“中华民国自由地区”进行选举,并选出“立法委员”和地区领导人。其中,在100多名“立法委员”中有一部分是不分区“立委”,他们代表的是“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以外的选民,这里暗含了大海洋区。尽管“中华民国宪法”经历了数次点窜,也没有改失落这个基因。
长时候以来,国民党一直保卫“中华民国宪法”,认为这部“宪法”在台湾地区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并且是确认“一其中国”的宪法。而民进党则是极力毁谤这部“宪法”,认为只有鼓吹“台独”,才会赢得选票。所以,民进党不断投合他们的“权力泉源”,不管“法源”如何划定,他们只要维护好这2300多万台湾人,就能掌控台湾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民进党维护的“权力泉源”吞噬了国民党保卫的“法源”,通过不断否认“法源”的合法性,对“中华民国宪法”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的就是与民进党“法源”相符合的新的“宪法”。显然,民进党是要把这条路走到底,除非我们用非和平手段打断其制度运行,这样能力使台湾地区的分化戛然而止。过去,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力量较为平衡,也就是说,当时台湾地区还有制衡“台独”的力量。然而现在来看,两边力量已然失衡,民进党“台独”破裂势力渐强,国民党力量渐弱,而且差距不断增大。这意味着若不加快促进祖国统一历程,恐怕未来统一成绩会更加复杂。
此外,国际社会对一其中国原则的承认不断扩大,“台独”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持续萎缩。国际社会开始普遍接受并尊重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为大陆推动统一供应了良好的国际舆论和外交空间。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美东方在这方面的政治操弄。比如,美东方频繁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抉择发动攻击,宣扬“联大第2758号抉择与台湾无关”。美东方国度的这一高调“挺台”举动也为民进党当局供应了重要策应,使民进党有了“国际挺台”的说辞。
近年来,大海洋区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各项硬实力突飞大进,已具备解决台湾成绩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实物资基础和需要能力。两岸力量对比发生基础性转变,统一的主动权紧紧控制在大陆手中。自从特朗普下台之后,国内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祖国统一的窗口期已经出现,我们党也注意到这些声音和观点,并从统筹中华民族巨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天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掌控历史局势和时代变化出发,作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局势的重大推断。
总之,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局势,以后恰是关键的历史节点。我们必须紧紧掌控这一历史机遇,刚强维护和实行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果断袭击岛内“台独”势力,深化两岸融合进展,积极夺取台湾民气民意,不断巩固国际社会保持一其中国原则的格局。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抓紧,持续用精准政策和耐烦善意推动祖国统一历程,祖国必然统肯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