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4:49:49
  • 阅读(7984)
  • 评论(38)
  • 在郑州慈悲发展之路上,每一份善意都是跃动的浪花,每一次帮扶都是暖和的涟漪。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群众共和国慈悲法》,郑州慈悲总会以发扬慈悲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己任,借“三进修三提拔”流动的春风,以迎接第五届理事会的契机,开启了一段回顾与预测之旅。“郑州慈悲总会近年慈悲工作发展之路纪实报道”不仅是对郑州慈悲总会近五年至十年慈悲工作结果的深度梳理,更是以笔墨为舟、以故事为帆,将有温度、有气力的慈悲成果呈现给您,勾勒出慈悲事业的簇新格局,让点点善意会聚成照亮社会的璀璨光泽。

    在郑州慈悲总会财务工作者的办公桌上,总有一摞摞报表、一串串数字。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实则承载着世间最暖和的善意,诉说着无数感人至深的善人善举,每个数字面前都有一段震动心灵的故事。

    有一位赵水木老人,连续多年,每月都会固定捐赠四五百元。从最初的现金缴款单,到厥后的电子转账纪录,从未间断。每月四五百元,对付许多人来说,大概只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的耗费,老人那份低调与坚持,面前是那颗始终酷热的爱心,老人用本身的体式格局,传递着爱与暖和。

    近年来,每当3月5日进修雷锋日来临,苗淼、苗垚两位小学生会在家长的陪伴上去到郑州慈悲总会,把本身积攒的压岁钱捐出来,去赞助墟落小学的小朋友完成他们的“微希望”。他们或许不懂宏大的慈悲实际,却明白用纯真的心感知他人的必要;他们的气力或许巨大,却以水滴石穿的坚持,让慈悲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田生根抽芽。在新时代的本日,我们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在发扬光大,这些闪烁着童心光泽的善举,正为雷锋精神注入新时代的活力,让暖和与善意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展开剩余 30 %

    慈悲财务工作,常常被以为是死板的数字核对和账目管理。但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些数字面前,会发现它们是无数善良灵魂的缩影。每一笔捐款,不管是几元、几十元,照样成千上万,都凝结着捐赠者的朴拙与善意;每一次款项的支出,都承载着受助者对优美生存的希望。

    这些数字,是善的计量,更是爱的见证。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默默贡献的人,用本身的体式格局暖和着他人,传递着正能量。作为慈悲财务工作者,他们不仅是善款的管理者,更是这些暖和故事的纪录者和守护者。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严谨的立场、专业的工作,让每一笔善款都能精准到达必要的地方,让数字面前的温度,真正暖和到每个角落。(来源:郑州慈悲总会)

    公布于:北京市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