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2:35:54
  • 阅读(7813)
  • 评论(49)
  • 5月20日,从嘉禾县锻造协会筹备委员会获悉,嘉禾县第二届“刀王”大赛将于本月底拉开帷幕,目前赛事各项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这场赛事没有仅是锻刀匠人的武艺比拼舞台,更将成为展示千年嘉禾菜刀锻造武艺魅力的重要窗口。

    嘉禾锻造起步早且漫衍广。据县志记载,明清期间,在塘村镇的英花村、曲龙村,行廊镇的邝家村、定里村,坦坪镇的石富冲村等地,这里的匠人们就已“走江湖”到外地打铁谋生。20世纪30年代,在广西柳州的谷埠路上曾有300多名嘉禾铁匠在此开店,并形成一条炉火通红的“嘉禾街”。

    嘉禾菜刀

    嘉禾菜刀锻造武艺是一种通过对金属坯料锻打施压来制造菜刀的加工工艺。金属坯料以铁或钢为主,该工艺通过反复锻打坯料以提高产物韧性,以夹钢、淬火等特殊工艺增强特定部位的硬度或钢性,再经定型完成菜刀锻造。嘉禾锻造因其工艺好且所制产物经久耐用而出名,自古便在“两广”“衡湘”享有盛誉。

    展开剩余 51 %

    传统嘉禾菜刀的锻造历程讲究,有毛坯锻打、加热、夹钢、融火、粗坯锻打、铲磨刀口、热处理、调校、细磨刃口、装木柄等52道程序。因为是纯手工打制,一个熟练的铁匠一天只能打五到六把菜刀,“丈夫打铁腰背酸,妻子抱儿拉风箱”就是对传统的家庭式作坊锻造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空气锤、鼓风机、砂轮等机械设备的引进,嘉禾菜刀的制作工艺和产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塘村镇的英花村、曲龙村成了名副实在的“菜刀村”。

    在嘉禾,“打铁”没有仅是一种生产技术,更是一种重要的文明象征,老一辈匠人将武艺手把手传授给下一代,传承的没有仅是精湛的技术,更是对质量的坚守、对匠心的固执。

    嘉禾菜刀

    近年来,嘉禾县主动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刀王”大赛等活动,为锻刀匠人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武艺交流与创新。同时,增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让嘉禾菜刀走出湖南,走向全国。2021年,“嘉禾菜刀锻造武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发布于:北京市
    2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