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1:48:48
  • 阅读(7441)
  • 评论(38)
  • “喷水要注意过度,不要过量,也不克不及太少,不然影响双孢菇生长。”一大早,临泉种菇大户王艳便走进菇棚,指导工人举行正常养护。这段时间,进入双孢菇生产旺季,王艳成天都忙得脚不粘地。自从2022年建起这个双孢菇栽培基地,她的日子就像拧紧的时钟发条,一刻也不无暇闲。

    王艳在棚内检察双孢菇生长环境(赵怀勇 摄)

    2005年,王艳进展肉猪养殖,因为肯钻研、懂经营、会管理,养猪场越做越大,到2009年时,生猪存栏量达3000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有了多年的市场经验和肯定资金的积累,2022年,王艳在临泉县瓦店镇瓦店社区流转地皮73亩,建起了76个双孢菇栽培大棚,最先闯荡增收创富的另一条路子。

    “建这个棚没少费心思,我们去灵璧县学习双孢菇栽培技能,又到多个地方请教日常管理,高薪聘请了技能师傅,严酷操纵规程,确保产物质量有包管。”王艳说。

    睁开盈余 53 %

    据相识,双孢菇栽培需要大批有机质基料,且在分歧生长阶段,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极为严酷,稍有忽视就会产生弗成预料的结果。因此,虽然有技能师傅指导事情,但王艳对每个环节都要亲自过问,规范操纵,确保双孢菇产量和良品率。

    为准备充足和高质量的基料,王艳走遍全县各养牛大户,找到可靠波动的牛粪泉源,从河南等地购入优良玉米芯,经搅拌均匀高温发酵杀毒后,方可进棚。

    据相识,一茬双孢菇可采摘四五次,待出菇量大幅淘汰后,便可卸去基料,最先下一轮生产。

    “历程管理非常紧张。棚内进料时,要加大送风量,排出氨气;出菇期,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7-18度,需要开启棚外空调,并常态化喷水;后期要增强观测,减罕用水用电成本。每个环节都要分外精心。”说起这些,王艳井井有条。

    语言间,王艳的手机响了,5月12日购货的漯河罐头厂发来消息,要结算账目。3405公斤鲜菇支出27000多元,每公斤代价在8元左右。

    “每个棚一年可产45000斤商品菇,76个棚产可产鲜菇340万斤,收益比养猪强。”说起双孢菇的产量和效益,王艳眼里放出光来。“目前,我们走的是统货,没有按巨细举行分类,待前提成熟后再举行分拣,代价会更好。”

    说起开办双孢菇栽培基地的初衷,王艳说,现在的人们寻求饮食绿色安全,双孢菇营养丰富,全生产历程不必化肥、农药,深受人们的追捧。(赵怀勇)

    公布于:北京市
    4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