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21:54:17
  • 阅读(10915)
  • 评论(19)
  • 大棚里的秧苗青葱欲滴,犹如一层绿色的地毯,随着收获切割一体机在地上来回走过,秧苗被切成一个个小格子。小格子与塑料秧盘大小相同,与插秧机放秧宽度匹配。进入5月,辽宁省沈阳市“科技助力春耕”系列活动——水稻无盘轻简育秧技术现场会在苏家屯区八一红菱街道张良堡村召开,现场演示无盘育秧技术。

    “应用这项技术一是省了硬盘的钱,二是省了摆盘的人工成本,三是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好,而且由于秧苗壮硕,在机插秧时不易漏插减少补苗。”在现场对工人举行培训的技术员盖镜宇报告记者。

    这些年塑料秧盘已成为插秧机举行插秧作业的标配,针对当前水稻育苗用工多、雇工难、塑料秧盘损耗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纳植物纤维麻育秧膜替代塑料秧盘,全程机械覆膜、铺土、收获、盖土在棚内作业完成,可降低水稻育秧的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轻简、高效、生态”的综合方针。

    这项技术能够节省大量人工,能够说是“以一顶十”,沈阳秋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宇表示明年要扩大这项技术的应用规模:“这项技术省工省时节省人力,以前机械化育秧流水线需要十七八个工人,应用新技术后两小我私家就能够操纵,按一天一小我私家工费150元计算,仅人工费就能节省2000多元。”

    水稻无盘轻简育秧技术得到与会者的同等好评,沈阳市农业乡村局将持续大力推广这项技术。2025年,沈阳市聚焦春耕生产关键技术,通过科技赋能精准破解农业生产难题,开展了“科技助力春耕”系列活动,为春耕备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展开剩余 67 %

    此前,沈阳市乡村复兴发展中心在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举办了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培训会,旨在有效解决农户在春耕备耕时遇到的农业生产技术难题,为全年粮食丰登、农业增效打下坚固基础。来自法库县的50余名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及农技推广技术主干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约请了省、市两级农业专家现场授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商文奇就水稻种类挑选、水稻工厂化育苗设施和装备挑选、种子处理与收获及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举行了零碎讲解。沈阳市乡村复兴发展中心博士研究生王贺,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背景、种类选配、种植形式、合理施肥、收获技术、科学除草、化学促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举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参加培训的农户听课听得专注认真,互动环节踊跃提问,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农户们表示,通过学习对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机械化作业有了更新的、更直观的认识。春耕在即,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学规范种植,提高粮食产量质量。

    为抓好春耕生产,提拔沈阳市鲜食玉米-大白菜复种栽培技术水平,沈阳市乡村复兴发展中心在新民市陶家屯镇、东蛇山子镇举办了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培训会。新民郊地区性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玉米种类选种、栽培管理技术、泥土肥力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举行了讲解,并耐心解答了种植户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参加此次培训的农户表示,培训内容有用性、操纵性强,既解决了种植难题,又增强了开展鲜食玉米-大白菜复种的信心和刻意。

    为加强春季大棚蔬菜管理,保障沈阳市百姓的“菜篮子”,市乡村复兴发展中心构造技术人员先后深切新民市、苏家屯等地区的5个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面劈面、点对点开展春季蔬菜管理指导服务,让设施蔬菜稳产增收有“技”可循。

    在新民市大民屯镇何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技术人员针对设施黄瓜和设施番茄绿色防控减药增效开展技术指导。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气温降低,针对大棚蔬菜容易涌现的病虫害情况,技术人员提醒种植户要及时通风换气,控制浇水量和次数,加强灰霉病、晚疫病等病害的预防,合理用药。

    在苏家屯区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检察了设施番茄、云豆、西芹等作物长势,详细询问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病虫害防治等举行详细讲解,指导农户要做好及时检察、尽早预防等工作。

    截至目前,沈阳市乡村复兴发展中心已围绕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玉米密植丰登、寒地番薯种类及配套栽培、花生高产栽培、鲜食玉米大白菜复种及大豆玉米带状复种等粮油高产技术,开展专题培训班5期,培训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及农技推广技术主干累计达335人次。同时,结合农时,针对春季蔬菜管理及绿色防控、水稻科学选种、工厂化育苗管理及无盘轻简育秧等关键技术,构造现场观摩2次,累计开展田间技术指导22次,受益农户达168人次。

    沈阳市农业乡村局科技教诲与立异处负责人表示,将赓续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构造技术人员下沉一线,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按地区、分产业开展精准的培训、指导等技术服务,全力促进春耕生产,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持续为沈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2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