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19:12:11
  • 阅读(10327)
  • 评论(10)
  • 5月17日下昼,“链动湾区 智领未来”2025“好房子”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会正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央成功举行。政府、学界、房企及产业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好房子”建设新路径。

    专题会盘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焦点理念,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和跨界对话,为南沙以致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居发展供应了新思绪。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2025年全国两会首次将“好房子”写入《政府事情呈报》,新版《室庐项目规范》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室庐建设迈入质量时代。

    (现场图)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业管理到处长张炜云正在致辞中强调,为满足人民群众赓续迭代更新的住房需求,从追求“有房住”到追求“住好房”,房地产亟须从“造房子”进级为“造生活”。建设“好房子”没有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是开释住房消耗潜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枢纽。

    展开盈余 82 %

    专家解码“好房子”国度尺度与理论路径

    会上,中国建研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宇系统阐释了住建部《室庐项目规范》的焦点要求。其作为《室庐项目规范》编制成员,更是连系二十余年建筑科研理论经验,驻足当下房地产进入的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的发展时期,提出“好房子”需盘绕“环境宜居、功效适用、安全韧性、康健舒适”四大维度构建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并深度解析新时代室庐建设的尺度体系,着重解读《室庐项目规范》的突破性条款,让“好房子”有了明确可操作的指标。

    (现场图)

    标杆项目诠释“好房子”多元代价

    正在主题演讲为“好房子”建设锚定方向后,多家企业分享了“好房子”建设的立异理论。

    (现场图)

    南沙开建团体科新置业公司总司理刁凯提出“好房子”应覆盖从保障住房到刚需改善,再到高端的全体系产品。

    (现场图)

    招商蛇口广州公司设计总监李跃华则以招商林屿境为代表项目,分享了招商蛇口构筑的“招商好房子”技能体系。

    (现场图)

    中铁建南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余云龙以西派系项目为例,阐释了“好房子”的全新界说:好房子没有仅只局限于房屋物理空间和建筑工艺的提升,而是针对新时代下多样购房需求给出的全新计划。

    (现场图)

    越秀地产湾区公司产品与客研部担任人丘荪坚认为,湾区“好房子”要可以或许供应差异化的生活体验,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多栖人群的无界生活平台。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低碳研发主任侯苗苗聚焦C-MiC体系,提出“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

    (现场图)

    广州华稀泥客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司理许燕新推介了超高性能环保生态石新材。该材料独创岩浆流纹立异技能,融合天然无机矿物与立异技能,绿色环保、可靠耐用。

    跨界碰撞重塑“好房子”人居逻辑

    (现场图)

    正在设计怎样赋能“好房子”主题沙龙中,来自建筑设计范畴的专家盘绕空间功效、人文关怀与未来场景展开思想碰撞。

    天萌国际设计董事长陈宏良以广西崇左秘境丽世度假村及别墅项目为例,阐释了好的设计、好的房子,是尊重建筑和自然环境。

    广州市纬纶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文峰认为,好房子的本质,是必要洞察居住者本身的居住需求,从需求动身打造好房子。

    思为国际建筑师事件所设计总监丁劭恒则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动身理解好房子。其认为,好的房子,没有能只限于产品本身,而必要尊重外乡,从人文、气候、环境多维度动身,举行更深度的链接。

    华阳国际副总建筑师、广州公司副总司理吴鑫表示,好房子的枢纽,正在于好的产品、好的性能、好的建造、好的物管。

    AIM铭唐设计创始人、董事梁礎夫认为,一个好房子既要有舒适性、温馨感,也要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确保正在没有同时期有没有同的变化。

    (现场图)

    会议末了,广州市住建局房地产业管理到处长张炜云,广州市房协实行会长陆毅,南沙区住建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彭文力,广州市住建局科技设计处副处长杜娟,中国建研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宇,广州华稀泥客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江海,南沙房协会长宋荣,羊城设计联盟会长彭涛等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及设计专家代表共同启动广州“好房子”行业共建计划,标志着广州房地产行业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迈进。

    专题会现场还正式公布了《南沙区物业小区治理质量提升事情计划》,该计划锚定“好小区、好社区、好街区、好城区”的建设目标,全力推动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水平协同共进。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同享的治理款式,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良性互动,充分彰显南沙打造优质人居环境的决心。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房产行业信息,仅供参考。)

    公布于:北京市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