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科技日报贵阳5月20日电 (记者何星辉)克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千里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举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研究首次连系了两台千里镜的脉冲星观察数据,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和电离气体下限的测量,为明白星团演变和银河系磁场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成果5月20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于《科学通报》。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陈旧的天体之一,通常由数百万颗恒星构成,包括脉冲中子星。高度磁化的脉冲星以极高的精度发出纪律的电磁脉冲旌旗灯号。这些旌旗灯号穿越广袤的星际空间到达地球,照顾了星际物资和磁场的可贵信息。研究团队利用上述两台天下抢先的射电千里镜,观察了8个球状星团中43颗脉冲星,并测得它们的偏振旋转量。这项成果让全球相关样本数量翻倍,也绘制出更清楚的银河磁场图谱。
研究发现,除47 Tucanae之外,其他球状星团中没有可探测的电离气体,非常“干净”。这一发现与理论模子预测的球状星团内部应存在大批气体的环境相矛盾,揭示了球状星团内部可能存在有效的气体排除机制,如来自白矮星和年轻恒星的强烈辐射风。“我们原以为球状星团应当充满气体,却发现它们已达无尘之境。”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张蕾博士说:“这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星团演变理论。”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