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得悉,中国科研人员研究发明,极区域域的情况变化会对全球气象乃至人类可持续进展产生重要影响。专家号令,加大对极区域域的研究、保护力度,助力团结国2030年可持续进展议程实施。
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团结可持续进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郭华东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南生态情况资源研究院程国栋院士等配合完成,相干结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天然·通讯》发表。
2015年9月,团结国经过以17个可持续进展目标为核心的2030年可持续进展议程。17个可持续进展目标包括消除贫苦、消除饥饿、生态系统保护、人居情况改进等。
李新介绍,极区域域对气象变化绝对敏感,其情况变化对外地和全球可持续进展至关重要。例如,极地海冰淘汰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添加,并影响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但在现在的可持续进展目标框架中,极地的重要性尚未获得充足体现。
此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量化了极区域域与可持续进展目标实现之间的联系关系强度。结果显示,17个可持续进展目标都可能受到极区域域的影响,均匀远程遥相干效应评分为5.9至8.8。
科研人员号令国际社会进步对极地议题的系统关注与资源投入,加大在信息底子设施扶植、长期观察、科技立异、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全球互助,配合推动极地和全球可持续进展。(记者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