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聚焦哪些重点?如何协同促进?——五部分详解《关于持续促进乡村更新行动的意见》
乡村是推动高质量进展、创造高质量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紧张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促进乡村更新行动的意见》,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乡村提供指引。
乡村更新将聚焦哪些重点使命?下一步将如何协同促进、增强落实?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分担任人详细解答了意见相干问题。
盘绕人民关切,意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使命:增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促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备社区建设,促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乡村功能,增强乡村基础办法建设改造,修复乡村生态系统,珍爱传承乡村历史文化。
“乡村更新是推动乡村高质量进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说,意见部署促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同时,意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提出了许多务实举措,以解决好大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创造越发安全舒适的栖身前提、越发轻易高效的大众办事和越发优美宜人的乡村情况。
展开剩余 69 %乡村更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需要建立健全适应乡村更新的实施机制。秦海翔表示,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乡村更新体系体例机制”,突出了三个特点:抓体检,建立乡村体检与乡村更新一体化的促进机制;抓规划,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抓落实,建立乡村更新政策协同机制。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是顺利促进乡村更新的必要前提。针对乡村更新常见的用地问题,自然资本部总规划师张兵说,自然资本部将总结推广正在开展的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乡村经验,进一步完善规划管控、用途管束、地皮贮备、地皮供给、不动产登记等全链条的政策机制,出台更多实用有效的用地政策,助力乡村更新行动。
“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增强存量资本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请求,针对性开展乡村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张兵说,要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束、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分间数据同享。
乡村更新需要大量资金资本要素的投入,如何保障?国家进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担任人赵成峰表示,国家进展改革委将稳步有序促进乡村更新重点工程实施,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乡村更新专项,支持乡村更新相干公益性基础办法和大众办事办法建设,在已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基础上,扩围支持乡村危旧住房、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等工程。
“乡村更新项目投资额较大,单靠当局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元化、多层级的资金投入机制。要盘绕完善投入机制、进步投入效率,调动各方气力积极到场。”赵成峰说。
财务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说,中央财务立足于探索新模式、乡村更新重点使命、财务金融政策协同等“三个聚焦”来支持乡村更新。积极探索当局指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到场的可持续乡村更新投融资模式,勉励民营企业到场基础办法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本、社区、住民等各方面积极到场乡村更新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研讨出台专门的乡村更新项目存款管理举措,明确存款前提标准,满意乡村更新行动金融需求,进步金融办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金融机构应该充分考虑乡村更新项目特点,在全面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微风险基础上,开展授信审批微风险管控,做好专款专用和资金封闭管理。”廖媛媛说。
意见是指导实施乡村更新行动的大纲性文件。秦海翔说,在组织实施上,意见提出“保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乡村之间的差异,要科学合理确定乡村更新的重点使命,细化实施路径,完善工作方法,依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力有序促进实施,力戒形式主义,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