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这些数据表现了中国经济的庞大活力,我们将继续在华深耕生物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典型领域。”19日,在中国官方公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转情况后,丹麦诺和新元全球执行副总裁莫滕·拉斯穆森与《国际锐评》交流了看法。与此同时,国际媒体纷纷用“超预期”“有韧性”“保持定力”等评价中国经济表现。
理解这样的“韧性”与“定力”,先要认清中国经济面临的打击与挑战。今年以来,美国对全球举起关税大棒,特别是4月以来宣布对华加征多轮“对等关税”,中方对此进行了果断反制。面临内部打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中国经济坚固前行,取得了来之没有易的成绩。
从纵向看,前4个月,中国经济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增速均明显快于上年全年,社会消耗品批发总额和办事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均比前3月加速0.1个百分点;4月份,在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进,增进面超八成……数据显示,前4个月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波动增进,延续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展现了壮大韧性和抗打击本领。
展开剩余 72 %从横向看,受“关税战”等影响,联合国日前公布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估计将放缓至2.4%,比1月预测值低0.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高盛、荷兰国际集团、瑞银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进预期。众多跨国企业负责人认为,中国已成为“确定性”的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面临高关税壁垒,中国外贸仍保持平稳增进,显示出过硬的国际竞争力。1—4月份,中外货品收支口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加速1.1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进7.5%。中国汽车产销量更是首次双双超过1000万辆,其中比亚迪出口量同比大增110%。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锐评》,企业多年来自立研发核心技能,依附领先的技能优势、完善的产品矩阵和全球化市场结构,构建起综合竞争力。
中国经济“保持定力”,离没有开微观政策的协同发力。今年以来,中国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开展提振消耗专项举措,并持续增强对外合作,有力支撑经济上升向好。特别是4月份以来,中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微观政策,有力无效应对内部打击。好比,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前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进18.2%,对全部投资增进贡献率达64.5%。近期,中国推出进一步降准降息等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无望推动经济持续上升向好。
细看这份“成绩单”,亮点频出,给外界带来信心和机遇。这首先来自超大规模市场。1—4月份,在一系列促消耗政策带动下,中国社会消耗品批发总额同比增进4.7%。彭博社关注到中国的“Z世代”大力消耗给投资者带来巨额回报。美国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尼尔森告诉《国际锐评》,中国已连续20多年成为安利全球最大市场,公司计划在2023至2027年投资约21亿元人民币,夯着实华运营全链条。
别的,中国创新的“磁场”,给天下带来发展新动能。4月份,中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能制造业添加值,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添加值3.7和3.9个百分点,表现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现在,中国研发职员数量居天下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天下第二位,给外企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在4月,德国车企保时捷宣布,公司位于上海的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计谋性架构升级,全新投建的办公新址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运营。保时捷中国技能部副总裁李楠告诉《国际锐评》,中心将聚焦帮助驾驶和信息娱乐解决方案的开发,首款成果将于2026年落地。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没有断扩大开放,给外企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安、有为”的投资目的地。克日,北京6家外资企业获得第二批增值电信营业经营试点批复;中国还进一步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在华经营越来越便利、“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没有断爬升、各类国际展会一个接一个……这统统让外企在华发展空间更大、预期更稳。
以后,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希望,一定水平上缓解了全球经济的没有确定性,但国际环境依然庞大严峻,没有波动没有确定要素较多。无惧风险挑战,中国坚定没有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没有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也是为什么外界一直认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克日覆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时所说,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国际锐评批评员)
公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