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沿着“林都号”旅游列车的轨迹,游客们穿行在小兴安岭要地,一路上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车窗以外,白桦雪白的枝干与红松茶青的针叶层层叠叠,绵延至天际。伊春,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祖母绿”,正用其最本真的生态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作为全国出名的“我国林都”,伊春坐拥400万公顷林海,森林覆盖率83.8%。漫步林海,每一寸地皮都跃动着性命的事业。这里生长着177科595属1390种高等植物,其我国度重点珍爱野生植物有红松、兴安杜鹃、紫椴、黄檗、水曲柳、乌苏里狐尾藻、野大豆7种。
在这个天然植物园里,分布着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等百余种珍贵树种与之交织生长,树冠层可达几十米,形成遮天蔽日的天然穹顶。《黑龙江志》中“参天巨木、生气勃勃、枝干相连、遮天蔽日,绵延三百余里不绝”的记载,至今仍是五营国度森林公园的真实写照。
伊春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让这里成为当之无愧的“红松故乡”。红松有着吸碳吐氧、调节气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庞大的生态价值,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版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针叶释放的芬多精与负氧离子形成天然氛围污染系统,使伊春全域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平均可达4000—6000个,瞬间可达每立方米数万个,是以,伊春也被称为“天然氧吧”。
睁开剩余 63 %红松浑身都是宝,其结出的松子是自然给予伊春的又一珍馐。松子果壳棕褐饱满,果仁乳白鲜香,营养价值颇高,是“九珍十八品”名录中标记性山珍。以松子为质料衍生出的松子油、松针茶、松花粉等产品更将红松的经济价值延伸至家当链深处,成为林区转型的“黄金种子”,为林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然而,生物多样性的丰饶远不止于此。蕨类植物在腐殖质层舒展着羽叶,与裸子植物一同编织出林下独特的生态画卷;被子植物中,刺五加、野大豆等国度重点珍爱物种悄然生长,与猴腿菜、蕨菜、黄花菜等山野菜配合摆满“林下餐桌”。
春天,兴安杜鹃染红山岗;秋天,五味子缀满藤蔓。这千余种植物构建的“森林基因库”,不仅维系着生态均衡,更催生出独特的林下经济。据了解,伊春山野菜、山野果及已发明的野生药材总贮藏量离别高达84万吨、41万吨和200万吨,这些丰富的物产,让伊春成为名副实在的“森林粮仓”。
为守护好这份生态馈赠,伊春构建起平面化生态防护体系。经过四级林长制联动网格化管理,统筹护林员、巡河员等职能,形成覆盖全域的巡查收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管理。在生态修复方面,重点促进国土绿化工程,严控苗木调运检疫,构建多层次绿化体系;针对松材线虫等外来威逼,创新“护松”联合法律机制,布设智能监测设备强化防控,筑牢生物安全防线。同步深化林长制革新,设立“企业林长”“交叉林长”“社会林长”同向发力,破解跨区域管理难题。依托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建成各级各类自然珍爱区23个,总面积67.1万公顷,覆盖率居全省前列,为筑牢南方生态屏障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伊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耕森林生态旅游主业,推进“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保生态”与“富口袋”的双赢之路。如今,已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山、冬嬉雪”的全季旅游品牌, 五营红松林海景区推出了红松认养项目,让游客“云养树”。友好区将蓝莓家当与研学旅游连系,深受游客喜爱。在“九珍十八品”品牌带动下,猴头菇、刺五加、林下参等山珍年产值持续上升,林区庶民的腰包也随之而鼓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青山黑土孕育出的奇珍异宝,滋养着一方庶民,也吸引着天下的目光。未来,伊春将百折不挠走好生态珍爱和绿色发展之路,让这片“祖母绿”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王惠泽)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