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央广网长春5月20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五月的黑土地,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希望。在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榆树市,广袤的田野上奏响了春耕临盆的“进行曲”。眼下,全市春耕播种事情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幅生机盎然的古代农业画卷正徐徐睁开。
记者在榆树市田间地头看到,古代化农机具来回穿梭,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覆膜等工序一挥而就。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旱田里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水田中翠绿的秧苗划一挺立,连片的“新绿”为黑土地披上了初夏的盛装。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介绍,本年墒情适宜,播种质量高,真正实现了“苗齐、苗壮、苗匀”的临盆目标。
据榆树市农业农村局最新统计,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0万亩以上,个中玉米445万亩左右,水稻90万亩左右,大豆25万亩以上,充分表现了“稳粮扩豆”的种植布局调整方向。截至现在,玉米播种和水田整地泡田事情已接近尾声。水稻插秧自5月12日启动以来希望顺利,15日前后迎来插秧顶峰,预计5月28日左右全面完成。
“我们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范围化种植形式,全程机器化功课,既保证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临盆效率。”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春耕临盆顺利进行,当地农业部门组织了20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协调调配各种农机具3万余台(套),为春耕临盆提供了无力保障。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临盆基地,榆树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计谋,经过高尺度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良种良法配套等举措,持续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本年春耕期间,全市推广运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绿色临盆技术面积凌驾400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固基础。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