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一根不能食用的工业丝瓜,经过切割、塑形、缝纫等工序,摇身变成天然抑菌的鞋垫、柔嫩耐用的搓澡巾、零残留的餐具刷。在埇桥区大营镇镇南村,宿州市小康工业丝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康峰,正用一根“丝瓜络”誊写墟落复兴新篇章。
“工业丝瓜不能吃,但浑身是宝!”康峰拿起一根丝瓜演示,“丝瓜络密度高、透气性好,可以做搓澡巾、鞋垫、洗浴片,碎料还能入药。”
这种“吃干榨净”的加工理念,源于康峰2014年返乡创业时的发现——工业丝瓜栽培成本低、附加值高,其天然网状布局特别得当环保厨房、洗浴用品。他便自筹40余万元流转土地,开启特色栽培之路,后在政府牵线下聘请专家引导,逐步攻克栽培难题,于2017年成立宿州市小康工业丝瓜发展有限公司。
多年来,公司通过“订单栽培+深加工”形式,开发出厨房、洗浴两大类20余种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海内则以电商为主。
“家人们看这款丝瓜络搓澡巾,天然抗菌不伤皮肤,今天有活动,拍下有赠品!”在该公司电商直播间里,主播张嫣然手持丝瓜络产品,面对镜头熟练讲解。她眼前的桌子上,丝瓜络鞋垫、洗浴球、餐具刷等产品琳琅满目。通过“电商+直播”形式,大营镇的丝瓜络产品畅销天下,成为墟落复兴的“数字引擎”。
“刚开始面对镜头手心冒汗,现在一天能播5小时,最多一场卖出4000单!”主播张嫣然口中的“爆款”搓澡巾,凭借“天然去角质”“可降解环保”等卖点,单日销售额最高突破15万元。
产业旺则墟落兴。康峰致富不忘乡邻,依托“基地+公司+农户”“就业+产业”等形式带动特色工业丝瓜发展,使其成为镇南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前后带动大营镇5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预测未来,康峰表示,计划研发更多精细化产品,例如丝瓜络抱枕等,以增加公司收入,同时带动更多村民通过栽培或加工丝瓜络增收,让“丝瓜络”串起共富链。(王硕)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