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17:20:11
  • 阅读(5234)
  • 评论(2)
  •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18日,2025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三站(北京·昌平)暨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在北京市昌平区开幕,参加男子小我私家赛、女子小我私家赛以及大众小我私家赛的2000余名专业骑行活动员及骑行爱好者齐聚昌平,展开猛烈角逐。

    开幕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作为国家级赛事与区级群众性品牌活动的创新融合,本次赛事由中国自行车活动协会、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昌平区体育局承办,共持续4天,旨在以竞技体育为纽带,串联昌平生态山水与汗青文化资源,打造“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赛道设计独具匠心 竞技与文旅体验双线并行

    当天8时30分,一阵鸣笛声响起,比赛正式最先。各组别的选手依次冲出起点,在昌平的自然画廊里追风逐梦,享用活动的康乐。赛道旁人头攒动,热情洋溢的观众为选手呐喊加油,将氛围感直接拉满。

    展开盈余 78 %

    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比赛从5月15日起,共计4天,前期比赛中,男子、女子小我私家计时赛及混淆整体计时赛在流村镇展开角逐。赛道依托流村镇山势蜿蜒设计,起点设于流村小学,途经王家元水库的碧波潋滟、白羊城村的古韵遗风以及“百里环廊”的层峦叠翠,选手们在竞速中纵览京郊乡村的诗意画卷。大众城市绕圈淘汰赛则选址“环十三陵水库”赛道,将燕山余脉的苍翠山色、十三陵水库的湖光潋滟与明十三陵的文化秘闻融为一体,让参赛者沉浸式感受昌平“山水城陵”的独特气质。

    5月18日最后一个比赛日迎来热潮,赛事路线最长达到181.1公里,男子、女子及大众小我私家赛的参赛者以昌平南邵文化广场为起点,沿赛道展开鏖战。线路横跨昌平8个镇街,途经朝辛路、水库东路、赤昌路、怀长路、望百路、桃下路等路段,串联起水岸风光、林荫隧道、山花梯田与果香故乡,堪称“昌平全域文旅的流动展廊”。选手们在疾驰中饱览昌平生态之美,观众则通过沿线文旅活动,深度体验区域文化特色。

    比赛时代实施全路段封路,并特别开放日常封闭的十三陵水库路段,让一坝与二坝形成串联。平时难得一见的水库全景完整展现,参赛活动员可感受“全封闭+全湖景”的双重极致骑行体验。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比赛在以往骑行赛事的基础上举行了多项调整优化,例云云次赛事在专业比赛的基础上,首次增加大众组,更好地营建全民参与氛围。在线路的设计上,此次比赛与1990年北京亚运会180公里公路自行车赛的赛道几近相同,除了部分路段的改道重修,线路重合率高达95%以上,可以或许让参赛者们体验亚运会的同款赛道。此外,赛道将8个镇街的景点、民宿、乡村等串联起来,让选手全方位感受昌平文旅特色,提升赛事综合效益。

    骑行嘉年华“解锁”昌平新玩法

    本次赛事不仅赛道让赛场内活气四射,比赛起终点处的“昌平正当骑时”赛事嘉年华,更是让人人流连忘返。嘉年华与赛事同步持续4天,包含骑行文化墟市、美食小吃墟市、非遗文创墟市、乐队live等板块。

    “昌平正当骑时”赛事嘉年华犹如一幅浓缩的昌平文旅活地图,尽展昌平的骑行文化、文化艺术、特色美食、汗青秘闻等。走进活动现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动气息的欢乐世界。骑行文化墟市会聚47个骑行相关品牌的53个骑行文化展现摊位,各种公路车、山地车、骑行服装、头盔、智能穿戴设备琳琅满目。

    不远处的美食小吃墟市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热气腾腾的阳坊涮肉、新鲜可口的果汁、健康有机的农产品……摊位前人头攒动,人人尽情享用着舌尖上的鲜味。“今天带孩子出来感受骑行的氛围,这些小吃也太诱人了,孩子特别开心。”张女士透露表现,这种将活动与美食结合的活动形式很新鲜,让全家都玩得很尽兴。

    文创墟市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栩栩如生的面塑人物、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精致绝伦的凤冠文创等,吸引不少旅客的目光。文创墟市区设有12个摊位,展售玻璃文创、鸟类木雕、棉夏布包、版画插画等非遗文创、原创设计好物,以及昌平礼物、“双奥”文创等特色纪念品。

    嘉年华现场集中展现10个昌平特色农产品摊位,推介昌平绿色食品,包含昌平草莓、生果黄瓜、生果西红柿、灵芝孢子粉等有机蔬果食品,进一步激发区域活气。

    以赛为媒 激活全域文旅体经济新动能

    本次赛事是昌平区深化“骑行敌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该区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昌平区60%的面积是山区,森林笼盖率达到48.7%,是举办自行车赛事的抱负区域。作为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和亚运会自行车赛的举办地,昌平区建成全国首座国际尺度自行车赛场,投用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孕育了中国首位亚运会自行车“双冠王”,形成千里绿道系统和深厚的骑行文化。

    比年来,昌平区提出建设“北京骑行树模区”的战略目标,通过“道路敌对、设施敌对、产业敌对、文化敌对、服务敌对”的系统建设,将骑行融入城市发展头绪。依托良好的地理资源,昌平区打造“一横四纵”骑行道网络,推出环十三陵水库骑行路线、“绿氧益行艺览昌平”骑行路线等,实现骑行驿站挂牌141家,举办环西自行车赛等一批高水平赛事,有力带动文旅农商体融合发展,赛事经济呈现生机勃勃的态势。

    未来,昌平区将继续结合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分布,以“北京骑行树模区”为抓手,充分发挥赛事活动引流赋能、拉动消费的显著作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文旅体市场注入新的活气,让文旅体商农深度融合的“车轮”驶得更远。

    发布于:北京市
    5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