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7 23:25:25
  • 阅读(362)
  • 评论(33)
  •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是迄今发明的我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文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付我国古文字、古文献研讨以及我国粹术史、头脑史研讨都是弗成忽视的源头,代价巨大、无可替代。流失海外79年,如今,这批国之瑰宝终于回归。

    随着各项交接工作完毕,国家文物局正式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流失海外79年,这批国之瑰宝即将踏上重归故国的行程,我们也用镜头第一次全面拍到了它的真容。

    通过北京大学李零教授长达45年的研讨,目前,已明确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分三卷,第一卷为“四时令”,第二卷为“五行令”,第三卷为“攻守占”。第一卷绝对完整,第二、三卷为大小不一的残片。专家介绍,目前为止,会合出土帛书只有两次,一次就是马王堆帛书,一次就是子弹库帛书。马王堆帛书是西汉帛书,子弹库帛书是目前最早的唯一的战国帛书,它们的年月也许在公元前300年前后。帛书的内容都是跟我国现代的法术有关系,是属于法术类的文献。

    已知唯一战国帛书 承载我国悠久头脑文化

    展开剩余 74 %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由两部份构成,离别是“月名图”和写在“月名图”下面的文字。墨书文字字体较小,写在红色栏格内,内容是按五行讲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李零教授介绍,我国现代的五行时令把一年三百六旬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段,每段七十二天,按五行分出三十个节气。五行令与四时令曾并行于先秦两汉,今后渐渐被遗忘。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同样为残片,依稀可辨的墨书字体比第一卷第二卷略大,文字按东东北北四个方向顺时针排列,转圈抄写在丝绸四面,上有若干标注干支的红折角,内容为和平军事中攻城、守城的方向宜忌和日辰宜忌。比如,西方部份记述,如有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一定要入城,入城要从西方入,入城后,要居地方,以对付四方诸侯;南方部份则记述,守城之日从乙酉到己卯。

    还没有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绝对完整,写在一件长47、宽38.7厘米的丝绸上。分甲乙丙三篇,三篇文字彼此颠倒,转圈书写转圈阅读。李零教授认为,这种布局体现着阴阳交错、四时流转这一我国古老的哲学头脑。内容上,甲篇讲岁;乙篇讲四时,以“曰故”二字也就是“在很久以前”开始,论及冷气热气定阴阳,伏羲女娲孕育四子执掌四时,以及宇宙毁灭重建后,祝融、共工重建春夏秋冬四时秩序的神话故事。外圈的丙篇讲每个月做事的宜忌,彩绘十二月神图和居于四角的擎天神木与文字紧密排布。

    位于长沙的原湖南设计勘察院宿舍,新我国成立前,是长沙子弹库地点地。1942年,子弹库帛书就是在这一带的一座战国楚墓中被盗掘出土。长期研讨后,李零教授指出,子弹库帛书盛放在竹笈内随葬入土。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连同竹笈残件一起,于1946年流失美国。

    1973年,这座楚墓考古发掘重启,又出土了极为珍贵的“人物御龙帛画”。这幅帛画是目前仅有的两幅战国帛画之一,从另一个角度再次申明,子弹库帛书的代价无与伦比。流失海外后,只有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人捐赠的一枚帛书残片留在海内,于1997年入藏湖南博物院,同“人物御龙帛画”一起安放在库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与流失的残片团聚璧合。

    子弹库帛书第一卷追索工作正在进行中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16日回归祖国怀抱,而第一卷的追索工作正在进行中。三卷帛书之以是没能一起回归祖国,与它在美国的流转经历紧密相关。

    抗日和平长沙第三和第四次会战之间出现了较长的间歇期,趁着防御工事修建之际,长沙产生多起盗墓变乱。就在此时,子弹库帛书被从一座楚墓中盗掘出土,这一年是1942年。出土后几经辗转,被当时的古董商蔡季襄收购,第一卷也被装裱起来。依据蔡季襄回忆档案,1946年6月,受美国情报机关吩咐消磨入华的美国人柯强,以拍摄帛书红外线照片为由,托人将帛书带至美国。

    由于当时美国各界对帛书的代价认识不足,柯强未能将帛书卖出。今后,帛书第一卷被借存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而二、三卷曾借存在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1964年,帛书第一卷借存到期,柯强将其售出,1966年被赛克勒医生购得。

    分开借存、离别处置,给我国追索帛书徒增难度。1987年,赛克勒医生作古后,帛书第一卷最终归赛克勒基金会持有。柯强所谓匿名“捐赠”的帛书第二、三卷,为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也就是目前的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持有。 如今,第二卷、第三卷,先期归来。

    子弹库帛书7月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子弹库帛书,距今约2300年,每个文字、每一幅图画都是我国头脑文化的结晶,弥足珍贵。它是时代的见证,也是头脑的留影。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第三卷,将于北京时间5月18日凌晨乘机到达北京,今年7月将在国家博物馆首次面向"大众展出。

    2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