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6 12:48:19
  • 阅读(3323)
  • 评论(8)
  • “我国扩大免签政策之后,来旅行的本国游客是否有添加?”“每年淡季旺季的收入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采取了哪些步伐保护自然情况?”在5月14日,内蒙古乌兰察布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本国记者一边感慨“太空+火山”的创意,一边没有断提出本身的问题。

    5月14日,参加“走读我国”国际交流项目内蒙古行的本国记者团来到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这里集聚着草原火山群、熔岩地貌及堰塞湖景观,地貌独特且保存完备,是世界罕见的“火山博物馆”。

    据察哈尔右翼后旗文明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岑海鑫介绍,2024年,全旗共接待游客446.8万人次,旅游收入37.3亿元,带动3000多户农牧民受益,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户均增收1.2万元,拉动GDP增进2个百分点,带动批发餐饮服务业增进9%。2025年五一期间游客到达19.03万。

    哈尔右翼后旗文明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岑海鑫接受本国记者采访

    睁开剩余 65 %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许俊杰表示:“这里设施齐备,民宿、餐饮都具备,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非常具有潜力,通过综艺节目和交际媒体的加持,将会吸引更多游客。”

    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后旗火山草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丹介绍说:“乌兰哈达火山之所以备受喜爱,源于其无可复制的唯一性与沉浸式研学体验。作为草原之上独一无二的火山群,广袤无垠的绿色原野与棱角分明的火山地貌形成强烈视觉反差,天然具备极高的迷信研究与美学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地将‘太空探索’与‘火山研学’两大元素深度融合,既能通过实地观察进修火山构造、岩浆流动等地质知识,又能以模拟太空探索的方式,培养空间认知、数据采集等综合迷信素养。”

    乌兰哈达火山航拍图

    此次独特的“火山+太空”体验给本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乌兰察布正在证实,旅游业没有必以牺牲自然遗产或情况为代价,相反,它能够提升两者的价值。”巴基斯坦《俾路支日报》记者在报导中写道。

    本国记者品尝现烤的“后旗红”土豆

    伊朗《德黑兰时报》记者沙罗克·赛义在报导中表示:“这里的村民们开辟了可持续旅游业,在向游客分享火山遗产的同时,保护着它的完备性。年青的创业者们在拥抱新机遇的同时,创立了尊重传统智慧的企业。这里的人们找到了无需征服自然即可进步的方式,在迎接变革的同时没有失本身本质。”

    “走读我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媒体团打卡乌兰哈达火山

    3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