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手机下单 农机上门

  • 2025-05-24 23:04:52
  • 阅读(11751)
  • 评论(41)
  • 正在手机App农机预定页面填写用户接洽方式,输出作业时间、亩数、位置等信息,点击“提交”后,订单很快就会经过背景一致调理并分派到农机合作社。如今,正在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这类“滴滴式”农机服务正正在成为农民的新选择。

    靖州是湘黔桂边界的典范山区县,全县山地丘陵占比超80%,地块零散、交通不便,农业临盆曾长期面对农机化程度低的问题。近几年,靖州县抓住国家加大丘陵山区小型农机购置补助力度和时机,支持栽培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农机和扶植配套设施,全县农机总动力大幅进步,但仍面对“闲置愁”和“用机难”的问题。该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植为依托,创新打造“一键呼叫、农机上门”的共享服务形式,建成靖州县数字化育秧(苗)工厂,打造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向农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服务,让手机成为山区农民使用农机的“新媒介”。

    经过“平台共享”,全县农机使用率提拔50%,粮食、茯苓等作物亩均临盆本钱下降20%。2024年,平台社会化服务机插秧2.3万亩,无人机施肥4.5万亩次,植保作业9.6万亩次,减少人工作业10万人次。

    一个平台整合全县2000多台农机资本

    山高坡陡地块碎,以往正在靖州县农忙季候,一边是小农户“有田无机”,一边是有些种田大户的农机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偏远村寨农机手数目少,供需匹配难度大,小地块作业又导致农机空驶率高,所以之前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偏低,也就导致农业临盆的效率全体不高。”靖州县委农办副主任姚希煌说。

    展开剩余 78 %

    面对这一问题,靖州县正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植中立足杂交水稻制种以及茯苓、杨梅等特色产业,正在实施高尺度农田扶植的同时,将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成立靖州县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联合本地科技企业,搭建起“靖州农服通”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靖州县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一方面经过筹集专项资金,投资建成数字化育秧(苗)工厂并购置农机提供社会化服务,另外一方面整合全县2000多台农机资本,推出“靖农通”App,提供正在线预定、智能调理、用度结算等一站式服务,让农业资本“活”起来,临盆效率“提”起来,协同发展“跑”起来。

    有了这一平台,农户需要农机服务经过App下单后,背景就可以够核实情况、确定订单,就近调理农机合作社提供服务或支配社会化服务中心机手预定时间展开相干作业服务。

    “我们能够经过卫星定位、物联网、云较量争论技术,正在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检察全部订单的农机作业轨迹,也可经过田间摄像头正在线看到农机作业实时画面,完成农业临盆的可视、可管、可控,确保作业范例、安全。”社会化服务中心担任人李巧华介绍,服务结束后,农户点击“确认”,平台就可以同步记录数据。平台还推出了服务评价和意见发起反馈机制,经过现场、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流通评价渠道,丰富“好差评”功效,不断提拔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

    据介绍,“靖州农服通”数字平台涵盖了智慧畜牧、智慧栽培、农业综合法律信息化、智慧农机等多个范畴。借助景象形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平台能够实时网络土壤温度、湿度、pH值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为农户提供精准的农事发起。工作人员能够直接经过调理平台,对各乡镇农业临盆情况进行调理,经过综合法律监管平台实时监控画面,正在线放哨全县的禁捕工作、森林火情、河道汛情等。

    “农机共享”让农民种地本钱低落20%

    对付已往种地找农机服务的难处,甘棠镇平原村农户刘开国深有体味,“2020年我一共种了50亩水稻,因为地块分散,租用收割机需分外支付‘转场费’,每亩机收本钱就达到了180元,几乎是平原区域的两倍。”

    这两年手机上下载了“靖农通”App,水稻收割前经过手机下单预定收割机,平台会兼顾调理农机按片服务,刘开国每亩水稻机收的用度低落到100元摆布。

    前不久,渠阳镇戈村村种粮大户臧仁玮需要对稻田进行旋耕,正在手机上下单后很快就预定好农机。“之前每次找农秘密打好几通电话,很是费心,有时约好农机后,机手遇到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来不了。”臧仁玮说,“现正在方便多了,只需拿起手机不用一分钟就可以提交订单,等着农机上门作业就好了。并且用度也自制了不少,之前旋耕一亩地要160元,现正在一致只需支付130元。”

    渠阳镇林源村种粮大户吴应全对此也深有感想。以往灌溉时,他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力气搬运设备、铺设水带。如今,借助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吴应全和村里的农户只需正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让水流进稻田里。“这个节水灌溉‘黑科技’,不用搬机器、铺水带、堵口子,只需手机一扫码,就可以让禾苗‘喝’个饱。300亩稻田一天就可以全部浇一遍,花费还不到50元。”

    李巧华说,产业园建成数字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后,基于斗极定位与算法优化,主动为农户匹配最近农机,减少空驶里程,从而大大进步作业效率。并且相邻地块农户可发动“拼单”,共享同一台农机,低落单户本钱。综合各项农机服务用度,农户种田本钱能比之前下降20%摆布。

    正在农户享用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被整合到平台的农机合作社和机手也体味到了信息化的优点。靖州县喜农杂交水稻栽培专业合作社栽培1000多亩地,装备从耕作到收割的各种农机。担任人王浩说,之前合作社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靠熟人介绍,因为地块小,服务分散,本钱绝对较高。“现正在有了平台兼顾调理,服务作业绝对集中,农机服务要正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大大缩短。”农机手杨志刚说,现正在他经过平台接单,农机行驶正在路上的时间占比大约从40%低落到15%,年收入能比之前增长45%。

    全程精准服务变一年两收为两年五收

    除了整合农机资本,向农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外,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成32组轮回活动式育秧机组和配套催芽密屋等配套设施。李巧华介绍,工厂从3月底早稻制种育秧到10月底油菜育秧,每一年可育水稻、油菜、蔬菜等秧苗3万亩以上。并且中心提供从育秧到插秧,再到田管收割的全程精准服务。

    “以水稻制种为例,母本工厂化代育秧再加代插秧每亩只需330元本钱,而农户本身育秧插秧每亩投入需五六百元。”李巧华说,再以油菜为例,育秧工厂向农户提供代育秧和毯状式插秧服务,可使油菜苗壮苗齐,完成亩产从直播的150斤摆布提拔到200斤摆布。

    这几年,正在“滴滴农业”的助力下,靖州的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渐渐覆盖到杨梅等特色栽培业。姚希煌说,经过数字农业平台,水稻制种户能够实时读取物联网设备数据、发动农机智能调理服务、请求专家技术服务等,完成了制种临盆的全程数字化管理,进步了种子的质量和产量。现在全县终年制种面积稳定正在5万亩以上,可满足1000万亩摆布大田用种需求。

    借助工厂化育秧和全程精准社会化服务,当地农业临盆正正在从一年两收过渡到两年五收栽培形式。李巧华说,有了工厂化育秧定期按质培养秧苗,再加上全程机器化高效作业和田间精准数字化管理,一块耕地第一年油菜夏收后接着栽培一季中稻,中稻收割后紧接着移栽栽培一季油菜,第二年油菜收获后还能抢出时间来栽培两季水稻,秋后晚稻收割后继承再栽培油菜,充足利用了光热资本完成两年五收,添加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一亩地每两年可添加稻谷产量约800斤,土地产出效益大幅进步。(记者 常力强)

    2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