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千龙网讯 5月22日,正值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北京海淀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黉舍举办。
现场,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海淀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阶段性成果。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甦引见,近年来,海淀区通过构建多层次生态网络、美满监测评估体系、立异生态修复形式,乐成打造出具有树模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淀形式”。数据表现,2022-2024年海淀区累计记录了102种生态零碎群系、1567种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已显现结构化成效。
作为海淀区生态文化教育的树模标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黉舍分享了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履历。该校通过立异课程体系、拓展理论场域,构建起“自然认知—生态探讨—义务践行”的三维育人形式,将生态文化理念深度融入教育教授教养当中。
随后,先生代表配合发表了《京华青少年联合倡议——携手守护生命之网》,他们以芳华为名,呼吁全社会配合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剩余 40 %别的,在教授教养楼楼道还设置了3D打印和仿生科技体验活动。在3D打印体验区,先生们亲手建造出种种珍稀动植物的微缩模型,通过触摸和窥察这些模型,越发直观地相识它们的形状特征和生存环境。在仿生科技体验区,通过模仿生物的活动方式和生理结构,展示了科技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工作人员现场为先生们讲授这些科技成果的道理与应用,先生们在体验中,进一步激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兴趣与义务感。
据悉,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连续推进生态教育常态化、监测体系智能化、公众参与机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