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3 09:55:33
  • 阅读(4511)
  • 评论(5)
  • 德国作为现代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先进国家之一,正在欧洲传统与补充医学理论和研究中也具有代表性。有数据表现,德国人使用传统与补充医学的比例排名欧洲国家之首。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德国中医机构发现,愈来愈多当地民众最先选择中治疗疗。德国医学界人士表示,中医已成为德国传统与补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还正在探索传统中医药用植物的本地化栽培。中医药文化漂洋过海,正为更多欧洲民众提供健康保障。

    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病院总经理施道丁格尔:

    “我父亲坚信中医是瑰宝,中医药能造福中国人,就能造福欧洲人”

    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南部坐落着古老的小城魁茨汀,沿着城中央的石板路一路向西,只见一座德式修建大门外蹲立着两尊威武的中国石狮,外墙铜牌上用中德文标示着“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病院,德国第一所中医病院”。自1991年建院至今,该院目前还是欧洲唯一一所收治住院患者且90%以上费用可由公立医保支付的中医病院。

    40岁的克里斯汀·兰特尔来自700公里外的德国北部乡村。兰特尔说:“肠胃成绩困扰了我一年半,治疗效果一直不明显。我从网上得知中医的疗效,专程赶来试一试。”住院期间,兰特尔每周接受3次针灸治疗,同时服用中药汤剂。“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我已订购了回家后要吃的中药。现正在,愈来愈多的德国民众青睐传统中医。”兰特尔说。

    展开剩余 81 %

    魁茨汀病院中方院长杨丽鹍曾接诊一位处于颅脑外伤康复期的住院患者。中方团队给予个中药内服外用团结针灸、推拿等治疗。患者逐步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30年来,几代“北中医人”接力为海外患者缓解病痛,赢得愈来愈多人的信任。

    “有很多患者提出了住院申请。他们大多来自德国,也有来自奥天时、瑞士、捷克。”魁茨汀病院德方院长史蒂文·哈格尔指着办公桌上厚厚的一摞文件对记者说,“我们均匀每一年收到2000份入院申请,但只能收治一半。现正在的期待名单已经排到12月尾。”西药学专业出身的哈格尔从建院伊始就正在这里事情,“当看到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有巨大功效后,我就萌生了深入进修中医药的想法,现正在一晃30多年都过去了。”

    正在魁茨汀病院总经理办公室,记者见到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安东·施道丁格尔和他的女儿克里斯蒂·施道丁格尔。上世纪80年代,安东·施道丁格尔的父亲从事德中商业,正在亲自体验到中医的功效后,买下故乡魁茨汀的一座旧病院,用了5年时间筹备中病院。“当时德国很少有人了解中医,阻力重重。我父亲坚信中医是瑰宝,中医药能造福中国人,就能造福欧洲人。”安东·施道丁格尔说。

    往常,安东·施道丁格尔继承父业,进一步创新中医正在德国的发展模式,例如,他将中医门诊部开到了位于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酒店,将休假和中医摄生结合正在一起,很受迎接。“正在魁茨汀病院事情是我的理想,把中医药文化传播到世界是我的空想。”克里斯蒂·施道丁格尔对未来充满决心。

    埃彭多夫病院汉萨美安中医中央主任施罗德:

    “中医的魅力非常大,中医与西医可以形成良好互补”

    82岁的克鲁德躺正在病床上,汉萨美安中医中央主任斯文·施罗德正正在为他进行针灸治疗。先正在双脚脚趾之间各插入4根银针,再把数根银针插正在两腿膝盖和小腿上。克鲁德告诉记者,最近他的脚部有一些核心神经病变,所以来进行针灸治疗。“15年前,我的膝盖出了成绩,大夫建议手术,但我想试试其他治疗方法。我正在报纸上了解到中医后,就想体验下针灸治疗。正在这里治疗后,我的膝盖逐渐康复,不再需要手术了。”克鲁德笑着说,“我的膝盖现正在很健康。我每次都能骑一个小时自行车来诊所看病。”

    德国汉堡大学从属埃彭多夫病院汉萨美安中医中央成立于2010年,是正在汉堡—上海乡村火伴干系倡议下成立的,其从属诊所和实验室涵盖临床及底子研究,目前诊所有6名大夫和2名推拿治疗师。中医中央创建以来,已为凌驾3万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我们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团结开展科研、教学和诊疗服务,还合作培养中医药专业硕士生。该研究生团结培养项目是欧洲地区首个针对西医大夫的高条理中医教育项目。”施罗德说。

    中医中央走廊墙上挂着脏腑明堂图、传统经络穴位挂图等。离开施罗德的办公室,只见他书架上摆放着《针刺手段图解》《中医骨伤科治疗手段图解》等多语种中医书籍。“我还是大学一年级的医科生时,有一次生病经过针灸治疗后,效果很好,由此对中医产生浓厚兴味。我便正在进修西医的同时,最先进修中医。之后,我多次前往中国上海、杭州等地跟随名师进修。”施罗德认为,“与西医相比,中医疗效更温柔,对慢性病更有效。来这里治疗的患者来自汉堡、柏林乃至更远的地方,这说明中医的魅力非常大,中医与西医可以形成良好互补。”

    除了教学和门诊,施罗德还正在国际标准化构造中医药技能委员会担当德国代表,积极参与中医药标准化事情。他发起成立了植物医学认证征询公司,为想要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药企提供征询服务,帮助他们达到欧洲市场的质量标准。施罗德说:“中医药正在德国和欧洲拥有巨大发展机遇,中国医药公司应当积极进入欧洲市场,让中医药造福更多欧洲民众。”

    施瓦巴赫市德中堂创始人钟文君:

    “中医药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它正在海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实力的增强”

    德国是最早实行医药分离的国家之一。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瓦巴赫市的公园药房是德国中药协会的创始会员,1987年就最先从中国入口中药,一度是全德中药业务范围最大的5家药店之一。

    “我每天都正在进修新的东西。”阿内莫内·赛凯雷斯已正在药房中药部事情30多年,从中药炮制,到煎药、打粉、制作儿童草药糖浆,赛凯雷斯始终一丝不苟地遵循流程,需要时还会翻看手边的德文版《中医药典》。赛凯雷斯递给记者一张标准的“验药单”,这是本年4月11日入店的500克款项草。单子上有进货编号、开封检验时间等信息。外观、颜色、气息、口感、霉变、虫蛀……每一条检验条目后都有响应的检测结果,并附经手人签名。“这套软件系统非常实用,是德国人专为中草药管理开发的。”赛凯雷斯说。

    面临中文写就的中药配方,赛凯雷斯求助于同正在施瓦巴赫市的德中堂。1996年,毕业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博士钟文君和公园药房的开办人希尔斯多弗配合建立了德中堂。“中医药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它正在海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实力的增强。”钟文君表示。

    近30年过去,德中堂建立起一套“从中国田间到欧洲药房质量全程控制”的中药生产模式和质量管理体系,其产品遵循中医药传统,同时切合《中国药典》标准和欧盟标准,成为目前德国范围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中药入口批发企业之一。

    走进德中堂堆栈,一位事情人员正推车穿梭于一排排整齐的货架间,为手中的定单配货。每排货架侧面都配有药房需要的检测证书,上面标有药材纯度,重金属、农残和微生物检测结果等。这里共存储中草药20吨左右,总计250余种。每天都有二三十千克的药材从这里发往德国各地及西班牙、希腊、奥天时、瑞典等国。个中,法国客户首要将中药材用于化装品研发。

    从库房出来,一只褐色陶制煎药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维特曼先生的遗孀不久前送来的。”钟文君的女儿钟欧说。维特曼是该地区最早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人,他热爱中国文化并开设了中医诊所。公园药房中药部的壮大、德中堂的发展,都离不开他的支撑。这只煎药壶恰是维特曼生前的保藏,往常它被递交到年轻一代钟欧的手中,如同一份嘱托。钟欧对记者说:“中德民间文化交流,特别是青少年的交流活动是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基石。”

    3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