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3 09:15:44
  • 阅读(1627)
  • 评论(26)
  • 近年来,跟着乡村振兴中家当振兴的赓续深切,甘肃岷县依托本身劣势,借力器械部协作,依照“药、菜、牛、羊、果、蔬、粮、种”八大高原农业家当集群扶植规划,解决特色农业家当规模化、集约化、家当化程度及附加值没有高的问题。高原羊肚菌、高原蓝莓、高原冷水鱼,这些“高”字辈的农业家当渐渐跻身成为岷县新“三宝”。站在平地望平川,岷县形成了互补进展的高原家当“矩阵”,赋能乡村振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进展蹚出了一条新门路。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空气质量优、动物生长周期长。这是我县地理气象特性,也是进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特性。”岷县农业乡村局局长蒲树卫说。

    “菌中黄金”羊肚菌

    “我们高原气象对照严寒,羊肚菌就长得慢,生长周期长了,积存的养分就比海拔低的地方要好,所以肉质厚、香味奇特。”岷县福才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总司理梁治强告诉记者。

    岷县福才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日光温室内栽培户正在举行田间管理(岷县融媒体中央供图)

    展开盈余 82 %

    借助岷县得天独厚的气象劣势,合作社着力进展食用菌菌种培养,将菌种买卖做到了天下各地,产物远销湖南、湖北、内蒙、重庆、西南、徐州等地,高原食用菌菌种在天下菌种市场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冬季,南方栽培食用菌,需要大量菌种,而在外地培养菌种就没有太实际,气温太高,容易腐败,而我们这里的气温十分适合,一年菌种生产量5万袋左右,收入能达到30万元。”梁治强眼里全是自信。

    高原羊肚菌(岷县融媒体中央供图)

    春夏之交,岷县福才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本年栽培的三座日光温室里迎来了高原羊肚菌丰收季,一朵朵羊肚菌头顶伞盖破土而出,十分心爱、鲜嫩。栽培户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羊肚菌,抢“鲜”上市。

    “外地对照少,基础上采摘就差未几了,剩下少量的我们就做成干货,烘干成干货,包装成礼品盒,逢年过节送礼,也就到我们手里买来了,一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梁治强一边采摘一边说。

    据了解,合作社通过栽培大豆、中药材举行倒茬轮作,土地获得了休息,农夫收入却没有会减少。一幅“菌菜、菌粮、菌种”共生的高原循环农业图景正在这里绘就。

    冷水鱼养出“热经济”

    近日,记者走进岷县嘉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一个个养殖池排列整齐,清亮的水流赓续注入池中,池里的虹鳟鱼游动着泛起层层水花。

    冷水鱼养殖基地(岷县融媒体中央供图)

    首批投放的鱼苗刚刚过了四个月的过渡期,进入快速生长期,每条虹鳟鱼重达70克至80克。虹鳟鱼属于冷水鱼,生长周期两年,适合在水温9摄氏度至18摄氏度的水体中生计,对水质、水温请求苛刻。

    岷县清亮无污染的水源、低温的情况,恰正是冷水鱼生长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足认识到岷县高原水资源劣势,通过政策扶持、技能指导和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支持引导乡镇进展冷水鱼养殖家当。

    刚刚渡过过渡期的冷水鱼(岷县融媒体中央供图)

    “在岷县养殖冷水鱼最大的劣势一个就是高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相宜的气象,再就是外地宜业宜商的营商情况、交通劣势,另有就是岷县巨大消费市场。下一步我们还要尝试养殖外地的洮河鱼哩!”岷县嘉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司理王志勇告诉记者。

    据了解,企业将带动村股分经济和合作社5个,每一年分红12万元以上,无效带动外地劳务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也填补了我县办法鱼业养殖的空白。该生产车间满负荷运转后年产成鱼将达35吨,预计产值175万元,年产总值375万元。

    “致富蓝”高原蓝莓

    阳春三月,在岷县十里镇鲁甘黄河经济带古代农业家当园高原蓝莓栽培基地,16000株高原蓝莓进入了盛果期,枝头挂满了蓝紫色的浆果,似覆初雪、鲜嫩娇美。

    高原蓝莓丰收(岷县融媒体中央供图)

    “本年园区新建大棚13座,栽培蓝莓16000株,有多个种类,预计本年产量在1万斤左右,岷县的气象非常适合栽培蓝莓,紫外线强、温差大,果子圆润丰满,口感好。”西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家当园司理刘金宝说。

    2017年,蓝莓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康健食品之一,被誉为“浆果之王”。高原蓝莓更是蓝莓市场中的“独一份”。

    2024年,岷县十里镇的鲁甘黄河经济带古代农业家当园,作为器械部协作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400余亩,年产量300多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家当园通过基质盆栽、地栽的栽培方式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引进六种适合高原栽种的蓝莓种类。

    岷县蓝莓基地(岷县融媒体中央供图)

    在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岷县高原蓝莓因其口感好、微量元素高,一起“深居简出”,成了北京、青岛、兰州等大乡村冬季生果市场的“新宠”,为广大消费者送去了来自海拔2300米的高原“蓝水晶”。

    “截止5月份,园区共产出蓝莓4000斤,贩卖额40万元左右。产果会连续到八月份,预计整年产量达1万多斤,贩卖额200万元左右。”甘肃西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方雷介绍。

    据了解,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每一年依照总投资的5%为十里村等6个村集体经济分红,与150户农户签定土地流转协定,每一年每亩租金1000元,同时吸收十里村及邻近村群众600余人就近务工,而且供应技能培训服务。这一创新合作模式,没有但开创了东部蓝莓在高原区域乐成栽培的先例,也为岷县进展高原特色农业家当增加了动力。

    “咱们岷县的高原蓝莓在天下县区范围来讲是最大的基地,质量也是天下最优。下一步我们要继承扩大规模、低落运输本钱,形成蓝莓全家当链。”孙方雷说道。(曲婷婷 李玉梅 王蓉)

    公布于:北京市
    5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