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雯新闻网
作者 |源Sight 周艺
作者 |源Sight 周艺
5月19日,阅文集团因被恒生科技指数“踢”出了群,股价下跌了近8%。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阅文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内容文化属性而非科技属性,但阅文本身大概不这么理解。
2023年的财报中,阅文的前任董事会主席James Gordon Mitchell就提到,“阅文集团是一家创建于尖端技能且善用该等技能的内容创作公司。”
AI技能一直是阅文的重点存眷偏向,其中以网文营业与AI的连系最为精密,从网文大模子“阅文妙笔”对创作的赋能到AI翻译对出海营业的拓展,阅文不愿意资本市场对其的印象仅仅停留在“IP”的文化属性上。
然而,这次被剔除出恒科指数似乎代表了港股市场对其AI标签的“认可”程度。这意味着,阅文的前路,恐怕照样得靠IP范畴的“爆款”来拯救。
AI不是遮羞布
完美的想象是:“AI为AI赋能,IP为AI供应场景”,而暴虐的现实是:AI只能作为服从提升的对象,商业化落地难以实现,IP运营必要高投入,回报却不波动。
展开剩余 85 %2023年6月,阅文成立智能与平台研发事业部,与内容生态、影视事业和企业发展构成了四大事业部,CEO侯晓楠发文称:“阅文的中长时间营业蓝图是进级AIGC赋能原创的多模态多品类内容平台。”
之后不久,阅文便推出了行业首个网文大模子“阅文妙笔”以及应用“作家助手妙笔版”;紧接着在10月份,同样深耕网文营业的中文在线也发布了自己的AI大模子“中文逍遥”;2024年开年,番茄小说向旗下作者发出了AI写作功能的测试邀约,之后便上线了拥有AI扩写、AI改写、AI续写等功能的对象箱。
即便AI味在内容创作上被反复诟病,但各大平台与AI牵手的刻意不可小觑。AIGC使IP的转化越发高效和敏捷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只不过从企业目前的经营发展看,前沿技能给到的支持并未几,市场最终照样要靠核心数据语言。
以阅文为例,其2024年的月活用户为1.67亿,同比下滑了19%,对比2021年高点的2.49亿用户下滑了30%;付费用户的情况同样不乐观,2024年的月付费用户是910万,同比有所增长,但相比2020年的1000万,下滑幅度不容轻忽,由此引发的在线浏览收入也开始滑坡,从2020年的39.03亿元降到2024年的35.31亿元。
A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赋能作者个人,大模子的风口在短时间内也可让市场相信科技的故事,但拉长时间线观察,企业本身的营业局限是无法依靠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毕竟,让deppseek接入自家模子的难度要比寻找真实的第二发展曲线简朴得多。
相关数据显示,停止2023年末,番茄小说的月活已达到了1.92亿。以番茄小说为首的免费浏览平台对阅文付费形式的威胁已然形成,相比之下,阅文在线浏览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还停留在40%以上,存在对单一营收形式的过度依赖问题。
目前来看,AI的商业化中,阅文做得最好的是出海营业,旗下出海网文APPWebNovel2024年暢銷榜前100名作品中,大約四成的翻译是由AI完成的,虽然海外营业的具体收入阅文未做披露,但其在年报中提到一些细节:AI翻译的非英语作品收入增长凌驾350%。
怎样让AI技能的孝敬更多地体现在具体的财政数据中,阅文必要做的还有很多。
抛开AI,已发展为阅文第一大营业的IP运营,主要以剧集、电影的改编为主,经过2024年的“爆款”浸礼,这块营业的“风险”正在逐步拉高。
爆款剧集不如“谷子”香
长时间以来,阅文在资本市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腾讯的影视营业支持,尤其是在收购了新丽传媒之后,腾讯借此实现了从IP出生到影视改编再到播出平台的全方位“自产自销”。
从制作本领和押宝眼光来看,新丽传媒其实不差,《热辣滚烫》和《玫瑰的故事》两个项目都获得了可观的市场回报:前者斩获34亿元票房,新丽为第一出品方;后者台网联播,口碑热度双丰收。而从爆款IP的运营来看,《庆余年第二季》也让阅文对IP改编本领充满自信。
截图泉源于豆瓣
2024年也是新丽传媒跟阅文集团对赌的最后一年,2020年修改协议后,新丽传媒在前三年均完成了对赌,但也就是在第四年,在这个所谓爆款频出的年份,新丽传媒营收实现了16.39亿元,净利润仅达到了3.4亿元,比2023年的4.87亿元下滑了30%,刚刚过了对赌的利润红线。
也是因为新丽传媒2024年的失利,阅文计提了11亿元的商誉减值,拖垮了阅文的功绩,使得2024年阅文录得净亏损2.09亿元。
同时,影视改编其实不是一个付出与回报对等的营业,2024年阅文的电视剧、电影及动画的制作成本从2023年的6.31亿元增至10.4亿元,回报却显而易见。
更重要的是,IP改编的形而上学使得爆款无法预测,同样属于阅文自己的热门IP,《异人之下》的剧集大获成功,电影耗时四年票房仅过亿,连系了“顶流+热门IP”的《大奉打更人》的豆瓣评分5.6,热度效果也不如《庆余年》。
截图泉源于豆瓣
IP可视化的形态有多种多样,长剧集相比动画、动漫和短剧,只有声量的加持,显得吃力不市欢。
《斗破天穹》《狐妖小红娘》《全职妙手》系列在腾讯视频和腾讯动漫上热度不减,相比于真人化,动漫形态也更利于IP衍生品的商业化,上述三个IP在2024年均创下汗青收入新高,由此,阅文的衍生品GMV突破了5亿元,其中卡牌的GMV突破了2亿元。
这明显是分到了“谷子经济”的一杯羹。此前,市场觉得IP富矿大概会体现在络绎不绝的影视项目中,但最后,它的落点离开了漫展和二次元商圈里。在外界看来,这些“小玩意”的未来,大概其实不比AI小。
不过,再回想2018年花155亿元收购新丽传媒的决意,阅文的高层不知会作何感想。
来自内部的“背刺”
腾讯内部的大文娱战略从“泛娱乐”进级为“新文创”已有7年了,从战略意义来讲,它强调的不仅是文娱项目的开辟,更重要的是转向文化临盆传播。
而阅文在腾讯内部本身是用于储备IP的下游,在其连续收购了新丽传媒和腾讯动漫后,自身存在感也得到增强,而要在最新的腾讯文娱战略要求中站稳脚跟,自身IP的运营至关重要。
但是,围绕其营业本身的问题成了一个阴影。
首先是在线浏览营业,除了用户和月活的下滑外,作家资源的下滑也值得警惕。2021年,阅文平台新增了70万作家,而到了2024年,仅增加30万,新增小说也从120万本降到了65万本。
目前,阅文内部IP的出生照样依靠之前付费浏览平台积存的网文作品,若是新的作品增长无法得到包管,那含金量高的IP数目幸免会下降,由此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胡蝶效应”。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腾讯视频和番茄小说的联手。
2024年,以往被认为是套路化爽文和低质下沉市场青睐的番茄小说上涌现了不少“神作”,以《十日终焉》这部无限流、高概念的悬疑小说为例,其荣获了2024年刀锋图书奖—年度网络文学。
截图泉源于番茄小说官网
在腾讯视频去年的发布会上,这部作品已作为重点项目亮相,其将被改编为动画,由腾讯视频出品。
另一部番茄小说中的作品——《我在神经病院学斩神》也由腾讯视频、番茄动漫团结出品,于2024年7月播出。
关于IP的抢夺战明显无情,当阅文拥有了全产业链的制作本领后,加上腾讯动漫的平台支持,与腾讯视频之间的干系也变得有些微妙。
对于如今的阅文来讲,AI能解决的问题少之又少,与其在流行科技上下功夫,专注自身的各项营业,突破免费浏览的掣肘、增强平台运营IP的本领、加快短剧营业的建设步伐,恐怕才是最要紧的。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