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0:54:35
  • 阅读(9202)
  • 评论(18)
  • 央广网温州5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晓晓 项楠)近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发布环境通报称,5月8日晚,该街道辖区居民郑某某(女,44岁)正在家中管教女儿胡某某(9岁)时,对其举行训斥打骂,致使胡某某受伤,后经送医抢救有效不幸离世。事发后,公安构造疾速参与处置,犯法嫌疑人郑某某已被公安构造刑事拘留。

    环境通报(央广网发 记者“掌上瓯海”客户端截图)

    9岁女童被母亲管教殴打致逝世——这一发生正在温州瓯海的喜剧,再次将家庭教诲问题推向言论风口。

    实地拜望 村民:“据说经常打”

    事件发生后,记者来到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郭南村实地走访,据当地村民介绍,该户家庭育有4个女儿,孩子父亲终年正在国外打工,家里首要由母亲照顾。

    “听说孩子很调皮。”“据说经常打,先生也提醒过,不要这样打。”“说是跟其他孩子抢食品、打架,才挨得打,通身皮肉都被打得淤青。”据村民介绍,近段时候村里经常能听到关于该起事件的接头,对于村里发生这样的事,众人也都感到十分震惊与痛惜。

    展开盈余 81 %

    “再不听话我们也不能打呀,教诲不是用打来办理的。”离事发地不远,一名正在当地摆摊卖小吃的女士说。

    随后,记者来到抢救孩子的瞿溪医院,从一名参与急救的工作人员处得悉,他曾看到孩子满身有多处淤青,这些伤痕或系陈腐伤。“青一块、紫一块的话,应该不会是当场打成那样子的。”

    瞿溪医院抢救室(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属地部门曾走访慰问 未接到打骂孩子反映

    “这户家庭,我们客岁还去慰问过。但是我们没有接到过类似打骂孩子的反映。”瓯海区妇女团结会副主席陈彬彬报告记者,当前正在当地,育有2名子女的家庭已算少数,像该户家庭这般育有4名子女的环境则更为少见。

    考虑到该户家庭的育儿压力,不但该区妇联于客岁对其开展过慰问工作,村社妇联干部更是经常性上门服务,为其免费提供科学哺育方法的指导和赞助。

    据陈彬彬介绍,近年来,为促进辖区内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当地依托各村社妇儿驿站流动阵地,开展社区(村)家庭教诲指导服务体系尺度化扶植,推出了包含专家面对面、流动会诊室、成长计划、家教茶聊等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诲品牌系列公益产品。“这个妈妈过来学习的记录是没有的。”陈彬彬说。

    孩子就读的学校门前(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这起事件,也让我们觉得很多工作还要去反思、立异。”陈彬彬坦言,由于家庭教诲相关产品内容更多还是依靠家长自主选择,没法作出强制要求,且“功利心强”“唯分数论”等环境正在当地家长群体中仍广泛存正在,因而很难将正确、科学的教诲方法与理念传导至每一名家长心中。

    对此,瓯海区教诲局党委委员李玉宇也透露表现,虽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当地城乡硬件基础设施扶植的差距正在日益减少,但对于家长教诲观念的扭转却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李玉宇介绍,近年来该区于顶层设计时,针对教诲改革方面,也将家庭教诲作为个中一项重要工作正在促进。“这件事变的发生,更加增强了我们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家庭教诲工作,我们还要连续加大力度去做。”

    谢绝家庭暴力(央广网发 来源:视觉中国CFP)

    “我们阻挡任何形式的暴力!”对于事件当事母亲殴打女儿的行为,陈彬彬和李玉宇都认为这是一种涉嫌违法犯法的暴力行为。

    “现正在虽然有《中小学教诲惩戒规则(试行)》,但我们也建议学校慎用,尤其是小学生,应该以鼓励指导为主。”李玉宇说。

    陈彬彬透露表现,家庭教诲中的暴力行为存正在一定的隐蔽性,需要全社会共同抵制。

    家庭教诲专家: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诲

    距离温州瓯海事件发生未满一月,5月20日,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经初步观察,5月18日16时许,王某元(男,35岁)正在家中管教打骂其子王某某(9岁),致王某某受伤,后经送医抢救有效逝世亡。

    警情通报(央广网发 来源:黄岛公安微信公众号)

    2024年4月,青海一母亲因孩子正在学校与同砚干系欠好、不听话等原因,对孩籽实行殴打,致使孩子身材多处损伤。

    2022年4月21日,一段关于福建省平潭综合实行区女童赤身遭殴打的视频引发存眷。次日,平潭警方通报称:经初查,打人者系该女童生母周某。因孩子教诲问题,周某情绪失控对其举行殴打。

    ……

    这些使人痛心的事件,折射出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诲理念。我们该用如何的教诲方式,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国教诲学会家庭教诲专业委员会首批讲座专家陈钱林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协同开展好育野生作。“抓人才培养这方面以学校为主,但正在习气教诲、精神成长等方面,仅靠学校是不敷的,还需要家庭教诲协同育人。”

    “健康生活的呵护者”“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本性化学习的指导者”,陈钱林以“三者”定位家长正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诲中扮演的角色,“习气教诲是有关键期的,幼儿阶段是黄金期,小学低段(一至三年级)是白银期,等到青春期最先再抓习气就有点迟了。”

    陈钱林建议,家长正在孩子处于小学低段时,应侧重抓好饮食平衡、自主健身的健康习气,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做人习气,以及作息自律、自主浏览、自主探究、自信表达的学习习气。而到了小学高段(四至六年级),一些孩子因为精神世界不敷成熟,常常正在代价观、幸运感、内驱力方面有一些狐疑,这时候候家长的教诲就要以点燃孩子的精神世界为主了。

    陈钱林婉言,当前不少家庭正在开展教诲工作历程中常常会陷入“唯分数论”的误区,“一些家长从小学最先,就跟先生一路正在那抓分数,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诲问题。”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诲。”陈钱林认为,对孩子的教诲要讲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尽管孩子可能不懂事,但其人格应该与大人是同等的,作为教诲者正在教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差异、隐私与自尊心。“如果父母亲打孩子,这是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不但教诲做欠好,还会出现各种问题。”

    发布于:北京市
    5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