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23:07:33
  • 阅读(11732)
  • 评论(49)
  • 人民网洛阳5月21日电 (高清扬)5月20日,以“气象赋能新质文旅·共绘诗与远方”为主题的第三届气象旅游进展大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中国气象局、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旅、气象相干范畴的专家等共同探寻气象驱动文旅经济进展的新动能、新路径。

    激活墟落振兴“一池春水”

    气象赋能是实现墟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紧张支持。

    在中国农业迷信院农业经济与进展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胡向东看来,墟落休闲旅游业进展高度依赖气候和自然环境。如花期、采摘季等季节性波动间接影响旅客流量;温度、湿度、氛围质量等决意了旅客体验度。

    因此,气象部门经过优化气候资本配置、强化风险预控能力、量化农产物生长周期气象数据等,赋能墟落振兴。

    “气候是天然的差别化资本。”胡向东建议,应分析本地平均气温、湿度、负氧离子等数据,精准定位找到“气候长板”;用好区域气候资本,从“卖风景”变化成卖“气候体验”;丰富休闲场景,让IP变现,如高山露营、星空观测、森林冥想等。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央范晓青则从挖掘气候特点农产物偏向讨论了助力墟落文旅进展的履历,如规范特点农产物气候品质评价事情,注重分析气候条件对农产物品质影响机理等。

    展开盈余 67 %

    四川雅安依托茶叶气候资本天赋,建设成渝地区优质农产物供应地,以茶促旅;武汉咸丰利用“冬无寒冷,夏无炎夏,四季明白,雾多寡照,雨水充分”的气候资本,挖掘茶诗、茶谜、茶令、茶歌、茶戏等茶文化……“一片叶子富一方庶民”,恰是气候赋能墟落振兴的生动实践。

    护航文化遗产安度风雨

    我国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分布广泛,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也更复杂。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饰演着至关紧张的角色。

    中国文物保护技能协会常务理事、故宫博物院故宫天下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连系本年4月11日北京极端微风天气,分享了在气候变化下文化遗产的风险管理履历。

    “及时的预警信息为应对十级以上微风争取了时间。”狄雅静表示,灾前,故宫根据风力等级和风向,针对性地作出了毁伤可能性分析、重点防范区域分析等,并制定预防措施;灾中根据实时报警、跟踪研判风力走向,及时调整应对措施;灾后及时举行损失分析与计谋调整。

    狄雅静以为,气象信息与数据在遗产管理与灾害应对中发挥了极其紧张的感化。同时,她建议,遗产地需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优越的协同机制,且未来需全面提高预警、报警以及气象信息推送的信息化水平。

    解锁“候鸟式”康养暗码

    当康养赶上气象,将迸收回怎样的经济活气?

    气象康养是气象部门2025年度重点发力偏向。如何进一步推进气象康养与文旅产业融合,是本次会议的紧张议题。

    “这是利用气象资本与健康养生融合进展的新业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央副主任陈辉引见,气象康养以丰富的气象资本、优越的自然生态为首要资本依托,经过与医疗、文旅、生态、农业、养老等产业融合,配套完善的康养设施,旨在提拔公众健康管理水平、赋能大健康产业链。

    为更好地相识和发掘优质资本,气象部门从气象康养属性、生态环境康养属性、康养活动配套属性三大方面对全国气象康养资本举行调查评价。结论显示,我国大部地区具有较好气象康养资本,全国有69%的县至多具有一种气象康养资本。

    据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玉杰引见,洛阳展开了气象康养等一系列活动,越来越多的旅客跟着气象“游洛阳”。

    洛阳嵩县经过打造“气象+全季康养”融合的场景,创建了“春赏花、夏避暑、秋养生、冬温泉”的康养体系;洛阳汝阳县发挥“三带递变、黄金纬度”的气候特点,构建康养文旅进展格局……以气象赋能文旅、引领文旅、保证文旅,形成了气象与文旅双向推动的生动实践。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表示,气象部门将经过量维度、多层次的业态创新,充分释放气象资本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进的多元化、品质化文旅需求,推动气象与旅游产业协同高质量进展。

    3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