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22:06:22
  • 阅读(1209)
  • 评论(23)
  • 初夏,在宁夏农垦前进农场的万亩生态养殖基地,一幅充斥生机与进展的“水上春耕图”正缓缓铺展。银鳞闪烁的鱼苗顺着滑道欢快跃入碧波,满载蟹苗的运输车超过千里从江苏到达塘口,技能人员严谨地测算着虾苗的投放密度,处处洋溢着蓬勃的临盆气味。作为宁夏农垦团体现代农业转型的先行者,前进农场秉承“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全链发展”计谋导向,在水产养殖上精心布局,本年分步投放鳙鱼、草鱼等苗种超10万尾,扣蟹蟹苗7500斤、大眼幼体蟹苗1000斤,抱籽小龙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50余万只。估计中秋前后,农场将迎来丰收季,为西北区域水产供给注入新活力。

    前进农场充分依托雄厚的生态大水域资本,立异构建了“以鱼养水、以水养鱼”生态轮回系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本年,农场重点投放的鲢鱼、草鱼等滤食性、草食性鱼种单尾规格均在1斤以上,比常规投放尺度提升了30%。这些鱼儿可谓水体的“生态卫士”,它们没有仅能高效吸收水体富营养化物质,还能通过迷信种群调控助力渔业生态修复。连续三年的投放成效明显,湖区氮磷钾含量下落了20%,经济效益也有所提升,为水域生态情况保护和渔业可连续发展修建起坚固屏障。

    在前进农场的尺度化养殖示范区,来自江苏的2500斤优良蟹苗和自主繁育的6000斤扣蟹蟹苗正适应着新情况。农场借助“耐盐碱驯化”技能,让这批蟹苗的盐碱水适应能力提高了10%,范围化养殖成活率突破90%。前进农场与苏州市蟹苗培育基地紧密合作,将江南成熟的养蟹经验与西北独特的水土特性深度连系。往常,千亩蟹塘已形成邃密化管理、精准豢养管理系统,估计到中秋上市期,将产出20吨高质量大闸蟹,有效填补宁夏河蟹范围化养殖空缺,曾经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黄金塘”。

    展开盈余 29 %

    走进农场的百亩虾塘,碧绿的水体中,藻类与虾群相互依存、协调共生的景象使人面前一亮。农场首次采用“藻层清水,中层养虾”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培育伊乐藻来污染水质,伊乐藻还能为小龙虾供应天然生物饵料。这种立异模式带来了诸多优势,养殖尾水处置惩罚成本降低10%,豢养成本降低20%,养殖出的虾体丰满度明显优于传统养殖方式。估计8月初首批“藻育小龙虾”就将上市。

    “春放万尾千池跃,秋捕银鳞满船归”。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计谋指引下,前进农场以科技为无力翅膀,以生态为坚固底子,深耕这片蓝色膏壤,尽力书写着塞上江南“渔业革命”的崭新篇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 张国凤)

    1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