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19:52:38
  • 阅读(818)
  • 评论(3)
  • 5月21日上午,德强高中高一学年以“履迹云霓寻迹尔滨,德强学子可及星辰”为主题的郊游活动如约启程。德强高中曲春娇校长及校向导班子共同为郊游活动助力。此次实践活动将讲堂延长至太阳岛的林荫巷子上、中东铁路桥的钢铁骨架间,正在沉醉式研学中完成了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

    合影留念(德强高中供图)

    朝阳初升时,千名学子以班级方阵举头入场,与晨光共舞,脚步踏响春日的战鼓。师长寄语燃星火,学子誓词震九霄。双旗漫卷风云动,汽笛长鸣壮歌行。

    防洪纪念塔前,讲授员以1932年洪峰数据为引,揭示冰城脊梁如何铸就。滨州铁路桥上,解密1901年建桥图纸,指认桥头堡俄式浮雕里的中原工匠身影。铁道兵纪念碑前,报告“每公里枕木下长逝一位英魂”的悲壮旧事。太阳岛林荫道化身诗词长廊,垂柳系着古人佳句。行至滨水大道,云影正在江面铺就十里长卷,少年们以高昂面貌应对历史回响。

    睁开盈余 35 %

    郊游活动(德强高中供图)

    德强高中曲春娇校长多年来深耕教育膏壤,更新教育理念,她以为“教育是时间的叙事,空间的延展”。这场穿越百年的乡村行走,绝非简单的体能历练。当江风裹挟着历史反响掠过耳畔,这场郊游已然升华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德强学子们踏过的每一块面包石,都正在诉说着中东铁路期间工匠的匠心;指尖触碰的每一处镌刻工艺,都正在传送着哈尔滨这座乡村的开拓精力。这类沉醉式的人文浸润,让乡村文脉没有再是档案馆里的严寒档案,而是化作可触摸、可感知的精力符号。

    这场乡村郊游犹如一把密钥,既开启了冰城旧事的记忆之盒,更叩响了德强学子心中的将来之门。而这,或许恰是教育最感人的意义——让年青的生命正在与乡村同频共振中,找到自己正在这片地皮上的历史坐标与时代使命。(来源:德强高中)

    发布于:北京市
    2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