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08:50:03
  • 阅读(8805)
  • 评论(7)
  • 春日的粤北山区层峦叠翠,在连南瑶族自治县涡水镇的深山密林中,一株株承载着致富进展的灵芝菌棒正悄然萌生。近年来,涡水镇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形式,将林下灵芝种植打造为乡村复兴的“黄金家当”。

    目前,全镇灵芝种植范围已达46900棒,其中涡水村种植22350棒,必坑村种植24550棒,共带动41户农户到场家当分工,一幅“生态美、家当兴、庶民富”的乡村复兴画卷正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科技赋能 唤醒甜睡林地资源

    灵芝对生长环境请求严苛,但涡水镇的杉树林为它提供了“自然温室”。自2021年结对帮扶以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充分施展科技资源劣势,联合中科院华南动物园专家团队,为涡水镇量身定制了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技能计划:通过按期监测泥土pH值、实施生物防治等手段,让科技赋能不仅让“仙草”扎根深山,更激活了“甜睡”的林地资源。

    涡水镇杉树林下的灵芝

    展开剩余 70 %

    联农带农 搭建致富共富桥梁

    据统计,全镇已整合闲置林地100亩,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形式,估计村集体每年增收超50万元,农户流转每亩林地可获80元/年收益。同时以工代赈,从灵芝菌棒下地到采收经管,全年有8个月事情期,村民务工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

    驻镇事情队队长肖向文算了一笔账:按每棒产干灵芝50克/年、市场价300元/斤计算,46900棒总产值将冲破140万元/年。这一亮眼数据面前,是创新形式下联农带农机制的精准发力。涡水镇党委书记周宇枫指出,镇属企业作为运营主体,统筹菌种供应、技能指导、加工销售全链条办事;村集体以地皮、底子办法入股;农户则通过“三金”形式到场收益分配——地皮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家当分红获股金。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派驻涡水村第一书记廖辉透露表现,灵芝家当联农带农形式已带动涡水村26户农户直接到场种植经管,户均年增收1.2万元,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农户正在举行灵芝种植事情

    全链融合 打造家当复兴样板

    在涡水镇涡水村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一场关于灵芝家当发展的专题议事会正在举行。“要延长家当链,开发灵芝孢子粉、中药饮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发起打造科普研学基地,让游客体验采摘兴趣”……人大代表们结合调研成果,为家当发展建言献策。

    灵芝家当发展专题议事会

    帮扶聚力 共绘乡村复兴蓝图

    如今,涡水镇正以灵芝为首要家当,逐步构建“种植—加工—文旅”三产融合系统:在种植端,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2个;在加工端,配套建设200平方米深加工厂房,引进中药材烘干切片装备,开发灵芝茶、灵芝酒等衍生产品;在文旅端,计划“瑶医瑶药文化体验游”线路、灵芝采摘节,将灵芝基地打形成为观光体验景点。随着最后一批菌棒完成覆土,涡水镇的灵芝种植季画上圆满句号。

    涡水镇灵芝

    在这片充满进展的地皮上,科技的气力、帮扶的暖和、搏斗的汗水,正共同浇灌出乡村复兴的“致富芝”。未来,涡水镇将连续深化“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大众共享家当发展红利,让“仙草”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幸福芝”。(泉源:驻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涡水镇事情队)

    公布于:北京市
    5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