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09:19:02
  • 阅读(6837)
  • 评论(21)
  •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日,黄河宁夏天下浇灌工程遗产展示中心正式开放。

    作为全国四大古灌区之一的宁夏引黄古灌区,早在2017年10月便入选天下浇灌工程遗产名录,成为黄河主干道上首个获此殊荣的工程,也是宁夏目前唯一的天下遗产。在天下浇灌工程遗产保护领域,宁夏始终走在前列,是全国首个专项立法保护天下浇灌工程遗产的省区。

    “公众不但能近距离观赏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还能目睹宁夏出土的绝对最完备的1500万年前板齿象化石,和秦代陶水管、汉朝五角形陶水管等与水利相关的珍贵文物。”宁夏水利博物馆馆长陆超介绍,展示中心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历时近4年精心打造,项目总投资1.26亿元,总建筑面积9901平方米。其设计建造巧妙融入“山、水、田”元素,与宁夏“一河三山”整体布局遥相呼应,从空中俯瞰,好似黄河之水冲出峡谷、造就平原、孕育绿洲的壮美画卷。中心内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序厅、黄河母亲、灌区千秋、盛世华章等8个主题展厅参差有致,羚羊寺泵站离心泵、渠首明代石狮子等220余件展品什物,2000余份文献资料和1300余册专业图书资料,全方位、多条理展现了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前世今生。

    “这是沿黄流域唯一展示我国2000多年浇灌遗产的阵地,也是讲好我国治水故事的前沿哨所,对开展国际浇灌文明交换对话意义庞大。”我国水利博物馆副馆长俞勇强高度评价展示中心的代价。参观现场,76岁的银川市民吴非文说:“我生在黄河边,喝黄河水、吃黄河浇灌出的粮长大,对引黄灌区情绪深厚。今天在展示中心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夏水利大发展时期的物件,倍感亲切!”(记者 裴云云)

    发布于:北京市
    6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