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19:52:59
  • 阅读(5108)
  • 评论(32)
  •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福建厦门海润集装箱船埠看到,智能化、自动化的桥吊、龙门吊林立,无人驾驶的IGV(智能引导车)在船埠来回穿越。80米高的桥吊将一个个集装箱从10万吨级的巨轮上安稳吊起精准安排在智能集卡上。

    “操作量只有本来的1/4。”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润船埠操作部生产工艺师吴文峰告诉记者,“这艘船48小时就能完成装卸。”

    距离船埠近2千米处,吴文峰劳模创新工作室角落里,一张泛黄的纸上纪录着他在2015年“马士基艾佛拉”轮的装卸作业中,带领团队以每小时单船服从360自然箱的成绩刷新了其时厦门港的纪录。

    “船埠的数字变革改变着工人的劳动形态,也重构了船埠家当工人的技能图谱。”全国劳动模范、厦门集装箱船埠集团工会主席冯鸿昌告诉记者,“一场乘‘数’而上的改革在这里蔚然成风。”

    自2022年起,厦门市总工会以厦门集装箱船埠集团有限公司为“试验田”,探索家当工人部队扶植改革的“数智之路”。

    驱开工匠学院“数智变革”

    “倾转角度左倾-2.9°,扭转角度右旋3.1°……”面对极端天气的磨练,新入职的女桥吊司机应明慧坐在操作台前有些慌。在吴文峰耐心引导下,最终桥吊精准抓取集装箱安稳安排装卸车上。

    展开剩余 76 %

    “87分!”屏幕上显示的打分,将学员们从桥吊作业现场拉回位于集装箱船埠集团工匠学院内的港口装备仿真实训室。

    吴文峰不仅是船埠上的技术骨干,照样“冯鸿昌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的金牌讲师。

    作为首批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厦门集装箱船埠集团依托“冯鸿昌劳模创新工作室”扶植工匠学院,为船埠上的家当工人搭建学习平台。为顺应集装箱船埠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学院教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会,企业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电控技术实训室、港口技术创新研究室、港口装备仿真实训室等,并配置海内领先的数字化培训装备,为职工营造“沉浸式”的实训体验。

    “25年前,我需要攀爬近50米高空,蜷缩在闷热的驾驶舱逐个引导学员,如今通过港机仿真操作模拟器,就能举行针对性锻炼。”吴文峰说。

    比年来,工匠学院积极构建基于船埠岗亭数字技能矩阵的数智化培训体系,推出浩繁针对基层一线员工的数字课程,仅2024年就完成1037人次的船埠工人“数字赋能”培训。

    此外,为助力工匠学院的“数智变革”,厦门工会将为工匠学院提供2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

    停止现在,厦门全市已设立25家职工私塾,评选出15家市级工匠学院,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3万余场,办事职工260余万人次。今年,厦门市总还将为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打造线下线上融会的工匠学院提供支持,应用数字技术构建“一学院多平台”的培训体系。

    拓宽以“智”晋级发展路径

    “成为‘数字工匠’后,企业给我发了3000元奖金。”2022年厦门市总举办的第二十八届职工技能比赛上,海润船埠桥吊司机林明伟夺得集装箱桥吊远程操控司机技术比赛一等奖,被授予“厦门市行业(数字)工匠”称号。林明伟说,“以‘赛’促学,以‘智’晋级,成了船埠工人职业发展的新选择。”

    2019年至今,集装箱船埠集团先后举办15场省、市级劳动和技能比赛,为965名船埠工人搭建技能比武的大舞台,个中共有241名船埠工人在职业技能比赛的道路上获得高等工以上(含)技能等级证书,林明伟就是个中之一。

    海润船埠装备抢修技术员陈东钰说:“我的岗亭一级一级提升,最快要18年才能成为高等技师,没想到通过比赛,只用了几个月!”2023年,陈东钰在福建省首届交通行业(港口)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工程机械维修工项目第一名,直接提升为高等技师,岗亭工资连升3级,每月增加了700多元。

    “技术精了,服从高了,工资涨了!”冯鸿昌告诉记者,2023年在厦门市总的引导下,海润船埠签定了《能级工资专项集体条约》,明白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岗亭工资尺度为1200元~4400元,每提升一个技能等级,月收入增加200元~600元。越来越多的数字技能比赛为船埠工人以“智”提薪拓宽了发展的赛道。

    推动数字技能与一线家当工人的技能和薪酬挂钩,是厦门市总深化“数智产改”的重点方向。厦门市总4年来先后授予141名市级劳动和技能比赛第一名选手“厦门行业(数字)工匠”称号。

    以“数”为引激发创新活力

    日前,在集装箱船埠集团港口技术创新研究室,一场技术交换会吸引了船埠工作室联盟的技术担任人会聚一堂。面对技术难题,船埠工程、操作、通讯等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

    王晓华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技术交换会每两三个月就会举行一次。

    为激发船埠工人积极投入数智技术创新,集装箱船埠集团专门设立“冯鸿昌工作室奖”,分为发明制造、技术革新、带徒传艺、工作室扶植4个专项奖,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奖励职工发明制造。每年职工申报的创新项目都市到达数十项。在历年公布的“冯鸿昌工作室奖”中,海润船埠龙门吊智能化堆叠技术、集装箱船埠岸边智能装卸系统等数字化创新项目均榜上有名,这些项目配合组成了集装箱船埠数智创新生态链条。

    把创新攻关成果同先模引荐、职称评定、技术等级认定、工资收入等相融会;任何创新成果,无论大小,职工都能获得奖励,并纪录在职工发展档案中,作为薪酬调整、职位提升、声誉评选的重要参考。冯鸿昌告诉记者,2024年在总结集装箱船埠“数智产改”经验的底子上,厦门市总通过对良好的数字化创新项目举行资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激发创新制造潜能。

    厦门市总工会担任人表示,今年厦门市总将以工匠学院“数”转、技能晋级“智”改、创新制造“网”联为路径,推动家当工人部队扶植改革与数字化深度融会。(记者 李润钊)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