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09:09:40
  • 阅读(3959)
  • 评论(23)
  • 千龙网河北邯郸5月17日讯(记者 刘美君)五月的河北邯郸峰峰矿区,“新青于蓝”基地的咖啡店飘出阵阵醇香气扑鼻。5月17日,正在全国台联团结京津冀三地台联主理的“两岸一家亲 融合发展燕赵行”活动中,这间由台湾青年陈鈺淇主理的小店,成为两岸文化交融的生动讲堂。京津冀高校的台湾学子们循着咖啡香气扑鼻推门而入,见证传统窑火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新青于蓝”基地创意咖啡店

    推开咖啡店的木门,素白的磁州窑咖啡杯整齐陈设,杯身上蜿蜒的刻花纹路,诉说着千年窑火的传承。“第一次来响塘水镇,是为了做台湾小吃街项目。”陈鈺淇将刚煮好的手冲咖啡倒入磁州窑杯中,笑着回想,“但真正让我留上去的,是这里的人,和比窑火更酷热的人情味。”正在文化创意园区的热忱邀约下,她毅然将创业版图从北京隆福寺迁至峰峰,把台湾咖啡文化的精致与磁州窑的粗暴豪宕,变成了一杯别出心裁的“融合特饮”。

    她感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交通与经济红利,成为其奇迹的沃土:“从北京自驾或乘高铁,短时间便可抵达峰峰矿区。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大批对传统文化感兴味的游客,为商号带来络绎没有绝的客流。”

    展开剩余 65 %

    “新青于蓝”基地创意咖啡店

    创业三年,这里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每个咖啡滤杯的计划,都有外地匠人的伶俐。”她悄悄转着手中的杯子,“孟老师手把手教我认识磁州窑的刻花武艺,文创园区为我们对接资源,就连商号选址,都是大家一路跑遍街巷才定下的。”从创业补贴加入地支持,政策的温暖犹如冬日热拿铁,滋养着小店的发展。

    小店的谋划之道,藏正在“变”与“没有变”的均衡里。没有变的是台湾凤梨酥的香气扑鼻甜、手冲咖啡的醇厚,变的是随季节流转的创意特调:春日樱花冷萃、深秋桂香气扑鼻拿铁,搭配自制的意式披萨,让南北食客都能找到心头好。夜幕到临,咖啡杯换成鸡尾酒杯,爵士乐与窑火故事正在灯光中交织,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标”。“许多主人从山东、山西、河南、上海、杭州等专程跑来,就为了体验这份‘窑火咖啡’。” 陈鈺淇笑着说。

    北京市台联书记袁海鹏相识咖啡店环境

    吧台前,北京市台联书记袁海鹏手持磁州窑杯盛的台湾柠檬冬瓜茶,与陈鈺淇深入交流。“日咖夜酒形式市场反应如何?”“两岸文化融合如何更具新意?”一连串务实发问后,袁海鹏现场“支招”:建议联动京津冀高校举办两岸文创计划大赛,孵化更多融合产物;充足运用短视频平台发起话题,鼓励游客自觉传播,并通过私域社群展开文化沙龙,将小店打造成两岸青年交流平台。他强调,“这没有仅是贸易项目,更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要让每一杯咖啡都成为文化对话的载体。”

    正在“新青于蓝”理论立异基地合影

    临别时,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正在磁州窑杯碟上,出现金色的光斑。陈鈺淇望着店内热烈的场景,刚强地说:“未来,我想把咖啡培训开到周边县市,让更多人学会用磁州窑杯冲泡世界风味。”这场藏正在咖啡香气扑鼻里的相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要一个个温暖的瞬间——是政策搀扶的温度,是文化碰撞的火花,更是两岸青年联袂追梦的竭诚情意。而这,正是“两岸一家亲”最生动的解释。

    12  收藏